Hero Circle Shape
Hero Moon Shape
Hero Right Shape
imtoken钱包下载2.0安卓版|洪泽湖大堤

imtoken钱包下载2.0安卓版|洪泽湖大堤

  • 作者: imtoken钱包下载2.0安卓版
  • 2024-03-08 00:46:53

洪泽湖大堤_百度百科

堤_百度百科 网页新闻贴吧知道网盘图片视频地图文库资讯采购百科百度首页登录注册进入词条全站搜索帮助首页秒懂百科特色百科知识专题加入百科百科团队权威合作下载百科APP个人中心收藏查看我的收藏0有用+10洪泽湖大堤播报讨论上传视频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洪泽湖大堤,亦称“高家堰”、“高家长堤”、“高加堰”,始建于东汉时期,位于江苏省淮安市境内,是阻拦淮河形成洪泽湖的大型堤堰工程。洪泽湖大堤北起淮阴区码头镇,南迄洪泽区蒋坝镇。洪泽湖大堤结构规格统一,筑工精细,展示了中国古代水利建设的高超技艺。洪泽湖大堤既是先民综合治理黄河、淮河、运河水系的工程。又是一处可作为文化研究、旅游发展的历史文物、治水丰碑。 [1-2]2006年5月25日,洪泽湖大堤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3]中文名洪泽湖大堤外文名Hongze Lake embankment地理位置江苏省淮安市气候条件暖温带向亚热带过渡的季风气候保护级别第六批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批准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编    号Ⅲ-209目录1历史沿革2建筑特点▪结构▪特点3文物遗存▪周桥大塘▪九龙湾▪治淮碑▪信坝遗址4研究价值5保护措施6历史文化7旅游信息8所获荣誉历史沿革播报编辑东汉建安五年(200年),陈登筑堰防淮。明朝永乐元年(1403年),陈碹主持重筑大堤。隆庆四年(1570年),淮河于此决口,王宗沐主持重修。万历三年(1575年),洪泽湖大堤又被淮河决口冲毁。万历六年(1578年),潘季驯又重筑洪泽湖大堤。万历八年起(1580年),洪泽湖大堤改为石堤。清朝乾隆四十六年(1781年),洪泽湖大堤完工。同治三年(1864年)漕运总督吴棠,驻清江浦,为防捻军,奏请朝廷拆高家堰北端的一段石工墙,作建清江城之用。清江城于当年春天开工,次年秋竣工。共拆掉条石约4.5公里。民国期间(1912-1949年),高家堰一带石工受到偷盗、损坏。1958年,因建淮沭河六塘河地下涵洞,经过淮阴专员公署批准,拆头堡至十堡长17.4公里石工墙,取石料为六塘河地涵之用。1966-1968年,高良涧至蒋坝段改建加固,又拆除24公里。20世纪80年代,洪泽湖大堤仅存迎水石工13.79公里及周桥越堤800米,洪泽湖大堤上,除少数地段外,大部分已改为灌砌块石护坡及条石护砌防浪林台的边坡。 [4-5]洪泽湖大堤建筑特点播报编辑结构洪泽湖大堤位于江苏省淮安市境内,北起淮阴区码头镇,南迄洪泽区蒋坝镇,全部阻断淮河不能东流人海,蓄积于堰西地区,形成洪泽湖(平原水库),是阻拦淮河形成洪泽湖的大型堤堰工程。堤长67.26公里,临湖面全部为石工,大堤高3-9米,底宽50-150米,顶宽10-30米,共108弯,共使用千斤条石60000多块,是苏北淮安、扬州和里下河地区防御淮河洪水的主要屏障。大堤南端建有三河闸,下接淮河人江水道;北部建有高良涧闸、苏北灌溉总渠、二河闸和淮河人海水道,可调节洪泽湖水位,排泄淮河洪水进入长江和黄海。 [4] [6]洪泽湖大堤特点洪泽湖大堤结构规格统一,筑工精细,展示了中国古代水利建设的高超技艺。洪泽湖大堤的筑堤成库规划和直立条式防浪墙坝工程技术,大堤作为明清两代“蓄清刷黄——治河保运”的治水产物,与古代防洪、供水、航运及军事、经济、社会的发展都有密切的联系。 [7]洪泽湖大堤文物遗存播报编辑周桥大塘周桥大塘位于洪泽湖大堤45公里处,是清道光四年(1824年)洪泽湖决堤冲击而成,朝廷令林则徐前来现场指挥。道光十年筑成高8米、顶宽33米、长737米的内堤,并用条石砌成护墙,是洪泽湖大堤保存最为完整的石工墙。由于形状如月,又称“月潭”。 [8]周桥大塘九龙湾九龙湾位于洪泽湖大堤54公里处。传说常有九条龙在此戏水,从而导致大堤频繁溃决殃民。为祈求永保安澜,此处曾建九龙庙,用于人们膜拜敬香,后因年久失修而毁。砌筑于此的直立石工墙,是洪泽湖大堤的最初模样。治淮碑治淮碑位于洪泽湖大堤45公里处,碑上刻有乾隆题写的五言治水碑文,原立于五里牌。文化大革命“破四旧”期间,乾隆碑文被人为磨去,刻上毛泽东的亲笔题词“一定要把淮河修好”。治淮碑信坝遗址信坝遗址位于洪泽湖大堤50.6公里处,建成于道光十二(1832)年,坝宽200米,两侧的金刚墙贯穿堤身。洪泽湖大堤1800多年历史上至少有37座减水坝,清朝时,洪泽湖大堤上设有5座减水坝,分别以儒家“五常”仁、义、礼、智、信来命名,故又称“上五坝”,仅信坝保存完好。信坝遗址研究价值播报编辑洪泽湖大堤的兴建,最初是为下游防洪,其发展和扩建,是明清两朝为维系朝廷财政正常运转,保证运河漕运畅通的结果。洪泽湖的开发利用,反映了中国古今治水思想和经久不衰的效益。洪泽湖大堤既是先民综合治理黄河、淮河、运河水系的工程。又是一处可作为文化研究、旅游发展的历史文物、治水丰碑。洪泽湖大堤经过维护后,仍起着重大作用,保护着淮河下游20多万平方公里耕地、2000多万人民生命财产和10多座中小城市的防洪安全。 [7] [9]保护措施播报编辑2002年,洪泽湖大堤被江苏省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1]2006年5月25日,洪泽湖大堤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3]历史文化播报编辑洪泽湖大堤历史文化底蕴丰厚。清朝康熙、乾隆两代皇帝都非常重视对大堤的治理和保护,曾6次南巡,12次到清口(洪泽湖的出水口)登临天妃闸,巡视河务,指授河臣,在洪泽湖大堤上,留下40通御笔碑刻。两代皇帝重视治水,亲临现场,留下许多治河业绩和碑刻。 [2]旅游信息播报编辑地址江苏省淮安市洪泽区X207。洪泽湖大堤交通从淮安北站乘坐淮洪快速公交至洪泽湖大堤。所获荣誉播报编辑2021年12月,入选《江苏省首批省级水利遗产名录》。 [10-11]新手上路成长任务编辑入门编辑规则本人编辑我有疑问内容质疑在线客服官方贴吧意见反馈投诉建议举报不良信息未通过词条申诉投诉侵权信息封禁查询与解封©2024 Baidu 使用百度前必读 | 百科协议 | 隐私政策 | 百度百科合作平台 | 京ICP证030173号 京公网安备110000020000

千年防洪过程——洪泽湖大堤_百科TA说

千年防洪过程——洪泽湖大堤_百科TA说

百度首页

TA说

千年防洪过程——洪泽湖大堤

原创

阅读 3165赞 17

洪泽湖大堤有着悠久的历史,自从建成以来,在防洪工作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东汉建安五年,为了预防淮水东侵,时任广陵太守的陈登组织并修筑了长达三十里的高家堰,高家堰便是洪泽湖大堤的雏形。

洪泽湖大堤位于江苏省淮安市境内,最初修建于1800年前的东汉时期,也称“高家堰”、“高家长堤”、“高加堰”,洪泽湖大堤从北边的淮阴区码头镇开始建起,一直向南延伸到洪泽区蒋坝镇。洪泽湖大堤结构严谨,格局统一,筑工精良,完美地体现了中国古代水利工程建设的高超技艺。洪泽湖大堤不仅是先民综合治理黄河、淮河、运河水系的建筑工程,还是一件集文化研究、旅游发展为一体的历史文物。2006年5月25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将洪泽湖大堤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洪泽湖大堤修建洪泽湖大堤是为了阻止淮河向东泛滥,使淮河蓄积在堰西地区,形成洪泽湖(平原水库),这是一项阻拦淮河并使之形成洪泽湖的大型堤堰工程。堤长达67.26公里,挨着湖面的部分全都是用石料经人工筑成的,大堤高达3-9米,底宽为50-150米,顶宽是10-30米,据统计共有108弯,一共使用千斤条石,多达60000多块,六十万立方米以上。洪泽湖大堤是苏北淮安、扬州和里下河地区防御淮河洪水的主要屏障。在大堤的南端建有三河闸,向下连接淮河人江水道;大堤的北部建有高良涧闸、苏北灌溉总渠、二河闸和淮河人海水道,为调节洪泽湖水位提供了便利,当淮河发生洪水时可以使其及时排泄流入长江和黄海。洪泽湖大堤有着悠久的历史,自从建成以来,在防洪工作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东汉建安五年,为了预防淮水东侵,时任广陵太守的陈登组织并修筑了长达三十里的高家堰,高家堰便是洪泽湖大堤的雏形。南宋时因战乱不断,造成黄河流入淮河,直到明朝万历七年,河督潘季顺实行“蓄清刷黄”政策,于是将高家堰的高度进行了增建并向南延伸了约六十里,形成了洪泽湖大堤。从明万历八年(1850年)起,洪泽湖大堤就开始用直立条石增筑墙护面,历经明清两代共171年,直到清朝乾隆四十六年(1781年)洪泽湖大堤才算真正建成。周桥大塘在同治三年(1864年),吴棠任漕运总督,驻清江浦,为了抵御捻军(反清农民武装势力),在朝廷允许下拆了高家堰北端的一段石工墙,用来修建清江城。清江城在当年春天开始动工,于次年秋天才竣工。共计拆掉条石约4.5公里。民国期间(1912-1949年),高家堰一带的石工墙受到偷盗、损毁。1958年的时候,为了修建淮沭河六塘河地下涵洞,经过淮阴专员公署批准,又拆除了头堡至十堡长达17.4公里石工墙,取石料进行六塘河地涵之洞的建造工作。1966-1968年,由于高良涧至蒋坝段改建加固的需要,又拆除了高家堰约24公里的石工墙。到了20世纪80年代,洪泽湖大堤仅剩迎水石工13.79公里和800米的周桥越堤,洪泽湖大堤上,除少数地段外,大部分已经改为灌砌块石护坡及条石护砌防浪林台的边坡。周桥大塘坐落在距离洪泽湖大堤45公里的地方,是在清道光四年(1824年)洪泽湖决堤冲击而形成的,当时朝廷命令林则徐前来现场进行指挥。终于在道光十年筑成高8米、顶宽33米、长737米的内堤,并用条石砌成护墙,是洪泽湖大堤保存最为完整的石工墙。由于形状像月亮,所以也称“月潭”。位于洪泽湖大堤54公里处的九龙湾也是值得一去的地方。传说这里时常有九条龙在戏水,从而导致洪水频繁决堤祸国殃民。为了祈求永保安澜,此处曾建造了一座九龙庙,以便于人们膜拜敬香,遗憾的是九龙庙后来因为年久失修而损毁了。砌筑在九龙湾的直立石工墙,就是洪泽湖大堤最初的模样。位于洪泽湖大堤45公里处立有一方治淮碑,碑上本来雕刻有乾隆亲笔题写的五言治水碑文。这块治淮碑原本是立在五里牌,文化大革命“破四旧”期间,乾隆题的碑文被人为磨去了,刻上的是毛泽东亲笔题写的“一定要把淮河修好”几个大字。治淮碑信坝遗址位于距离洪泽湖大堤50.6公里的地方,信坝建成于道光十二年(1832年),坝宽达200米,两侧建有贯穿堤身的金刚墙。洪泽湖大堤在长达1800多年历史上至少修建过37座减水坝,在清朝时,洪泽湖大堤上设有5座减水坝,分别以儒家“五常”仁、义、礼、智、信来命名,所以又称为“上五坝”,其中只有信坝保存较为完好。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主席十分重视大堤的建设,发出“一定要把淮河修好”的伟大号召,周恩来总理负责落实,并制定了“蓄泄兼筹”的治淮方针,在淮河中上游修建起上百座水库,想要用蓄水之法减轻下游的洪水压力,并利用它们进行水力发电,造福了当地居民;在下游还是以泄洪为主,用科学技术有效的控制洪泽湖的水位,此外还在大堤上先后修建了高良涧进水闸、三河闸、二河闸,开挖了苏北灌溉总渠、淮沭新河,疏浚淮河入江水道。21世纪初的时候又增建了淮河入海道。这样的操作大大提高了洪泽湖大堤的安全系数。尽管如此,国家还从最长远利益出发,先后四次对洪泽湖大堤进行了加固,将原本呈垂直状态的石工改为可以缓减冲力的石坡,还在洪泽湖大堤受力比较多的地段增建了石堆。至此,洪泽湖大堤真正成为了防洪的坚不可摧的屏障。人们常用"九牛二虎"来比喻力气之大,清朝政府在加固洪泽湖大堤的时候,为了祈求有效的防洪,就铸造了"九牛二虎一只鸡",放在大堤水势强大的地方。据说当初铸造铁牛的时候,牛肚内原本是金心银胆,常常在夜里跑到田里偷吃老百姓种的庄稼,当人们出来打时,一棍打断了它的双角。之后又不知道哪个贪财盗窃之辈,偷走了铁牛的金心银胆,从此铁牛无力再行动,就失去了防洪的作用了。现存的铁牛大小与真牛相差无几,都是作昂首屈膝姿态,仿佛在哞哞地叫,充满力量,横卧在厚约10厘米的联体铁座上,铸工精巧,造型生动逼真,重约2500公斤。铁牛肩胛上刻有楷书阳文:"维金克木蛟龙藏,维土制水龟蛇降,铸犀着证奠淮扬,永除错垫报吾皇。康熙辛已午日铸。"随着时间的变迁,沧海桑田,最初的"九牛二虎一只鸡"也仅剩下五头铁牛还坚持在堤上经历风雨了。现在,这些铁牛也成为了洪泽湖大堤上引人注目的一景了。信坝遗址洪泽湖大堤规模宏大,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底蕴,反映了古代防洪建设工程的先进建筑技术。洪泽湖大堤于2021年12月,入选了《江苏省首批省级水利遗产名录》。它像一座水上的长城一样为淮河下游20多万平方公里耕地、2000多万人民生命财产和10多座中小城市的安全保驾护航。参考资料:[1]  淮安市政协文史委,洪泽县政协编,百里文化长廊 洪泽湖大堤,中国文史出版社,2011.12[2]  淮安市政协文史委,洪泽县政协编,百里文化长廊 洪泽湖大堤,中国文史出版社,2011.12[3]  国务院关于核定并公布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通知.国家文物局[4]  河海大学《水利大辞典》编辑修订委员会编,水利大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2015.10[5]  淮安市政协文史委,洪泽县政协编,百里文化长廊 洪泽湖大堤,中国文史出版社,2011.12[6]   《走遍中国》编辑部,江苏,中国旅游出版社,2016.02[7]  苏宇著,江苏百座建筑,江苏教育出版社,2012.12[8]  淮安市政协文史委,洪泽县政协编,百里文化长廊 洪泽湖大堤,中国文史出版社,2011.12

17

原创|发布:2022-03-30 14:20:19    更新:2022-03-30 14:20:19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百度百科立场。举报

本文经授权发布,未经许可,请勿转载。如有需要,请联系tashuo@baidu.com。

说文解物

访古论今说文解物

这里有洪泽湖大堤沿途最美最全的风景!

大成镜界

洪泽湖,悬在江苏头顶的巨型水盆,到底是一座怎样的大湖?

地球旅客

斗折蛇行,观音托梦的“水上长城”:洪泽湖大堤,可知有多少弯道

技巧分享老师

相关话题

洪泽湖大堤

+ 1已赞

扫码下载百科APP

领取50财富值奖励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举报不良信息 | 投诉侵权信息 | 申请删除词条 | 意见反馈 | 贴吧讨论

©2024 Baidu 使用百度前必读 | 百科协议 | 隐私政策 | 百度百科合作平台 | 京ICP证030173号 

京公网安备11000002000001号

洪泽湖,悬在江苏头顶的巨型水盆,到底是一座怎样的大湖? - 知乎

洪泽湖,悬在江苏头顶的巨型水盆,到底是一座怎样的大湖? - 知乎首发于地球旅客切换模式写文章登录/注册洪泽湖,悬在江苏头顶的巨型水盆,到底是一座怎样的大湖?一片儿孤城地球旅客,沿着文明的脉络,走遍山河湖海~汉江之旅正在连载中过了凤阳,接下来就是整个淮河之旅中最期待的一站,洪泽湖。清晨,我们在临淮关乘坐渡轮过河,沿河北岸的大堤一路东去,走到安徽与江苏的交界处时,我们驶下堤坝,穿过一大片麦田,来到了河边。河对岸有一座赭红色的小山坡,山下屋舍掩映,山上草木稀疏,一轮巨大的风车立在山后,三片扇叶百无聊赖地转着,几个小孩忽然从坡脚的树荫里钻出,你追我赶奋力冲向坡顶。这山便是浮山,我们所处的位置便是浮山峡。▲浮山,摄影©孤城浮山峡是淮河三峡中的最后一峡,可身临其境,怎么看都有凑数的嫌疑。浮山只是一座浑圆的矮山,与之隔河相对的北岸更是平整的开阔地,无论如何这里也称不上“峡”。不过令我们意外的是,鲜有人光顾的河岸边竟兀立着一座亭子,与浮山成守望之势。辽阔的田野间,这座亭子就是一个醒目的标识,暗示往来的过客,坐下来,听听浮山的故事。▲浮山峡,摄影©孤城同大禹劈山导淮的硖山峡和荆山峡不同,浮山峡最深刻的印记却是一段血泪史。1500多年前,割据中国南北的两大政权南梁和北魏在淮河一线僵持对峙,公元514年,南朝梁武帝为夺取寿春,下令在浮山筑堰拦淮,欲以大水逼退魏军。然而,阻断一条大河并不是那么轻易的事,梁武帝强行筑堰,方圆数百里的石料、树木几乎被采伐殆尽;隆冬饥寒、盛夏疫病又夺去20多万役夫的性命。当高堰筑成,横断淮水,上游300里全被大水淹没。而当年秋天,这座土石堰就被猛涨的河水冲垮,洪峰如雷,冲向下游的村落,无数百姓瞬间沦为鱼鳖,淮河漂尸入海,惨绝人寰。▲淮河,摄影©孤城战争从来都是冷血的,杀戮机器一旦开动,广大平民就是被碾压的草芥。中国历史上曾有过很多“以水代兵”的事件,没有一次不是生灵涂炭的惨剧。浮山堰垮塌的600多年后,中华大地再度陷入南北分治的格局,另一场与水相关的人祸在金军伐宋的战场上上演。1128年末,金军东西并举进攻南宋,兵锋抵达开封之际,惊慌失措的宋军统帅杜充命人掘开黄河大堤,试图用洪水拦住敌人的脚步。黄河是悬河,决口一开,滚滚黄水倾泄而下,数十万百姓在毫无预兆的大水中丧命,丰饶的黄淮平原也很快被水泽吞没,而黄河水带来的巨量泥沙则昼夜不停地在泗河与淮河中沉积,河床日益淤高,淮河流域挥之不去的洪水梦魇也就此滋生。▲淮河,摄影©孤城杜充掘河,到底没能阻止金军南侵的步伐,南宋偏安一隅之时,战火还没有湮灭,夜夜笙歌的西湖画舫听不到远方的呻吟和哭泣,沿淮百姓正经历着黄河改道的苦难,他们不知道的是,关于这场洪水的记忆,将长久甚至永恒地悬于世间。因为装满这一切的,正是洪泽湖。进入盱眙县,洪泽湖的气息就隐约可闻了。我们原以为在县城就能看到湖面,可站在淮河边瞭望许久,却只见宽阔的河道和滩涂。寻湖无果,转身发现了一座淮河文化馆,进去转了一圈,里面多是些民俗风情的介绍,配合着农具、服饰等摆件。逐一看罢,又想起了那句熟悉的民谚:走千走万,不如淮河两岸。我猜不管这话出自何时,但肯定是在黄河夺淮之前。就以1128年为界,在这以前,淮河流域河网遍布,沃野千里,且水系稳定,行洪通畅,很少发生大的洪涝灾害。尤其在京杭运河开凿后,淮河又成为衔接南北的漕运枢纽,繁华富庶不在话下。此刻,淮河文化馆想表达的就是淮河两岸最美的样子,耕种、收获、织补、嫁娶……没有灾荒,没有焦虑,平淡而真实的满足。▲淮河渔舟,摄影©孤城讲述淮河,洪水是跳不过的话题,而盱眙也恰好保留了淮河水灾最触目惊心的标本——泗州城,所以文化馆后半部分的篇幅都是水患与治水的故事。盱眙东北面,最早曾是一片水陆相间的大野泽,东汉时期为了防止洪水漫溢,人们陆续围水筑堤,使原来的水泽变成了一个个大小不一的湖泊,隋唐之际这片湖群开始被统称为洪泽浦或洪泽湖。1128年以后,黄河数次破堤南下,并最终夺淮入海,黄河泥沙淤高了淮河下游河道,无法顺利入海的淮河水,积聚在苏北平原上,将本来各自独立的小湖连结成一座大湖。这座大湖还是叫洪泽湖,但和之前的湖群已经全然两样了。明朝时,洪泽湖迎来了第三次升级。嘉靖年间,京杭大运河频频被泥沙阻塞,为保漕运,一位叫潘季驯的治水专家提出了 “蓄清刷黄”的概念,即抬升洪泽湖水位,用淮河的清水冲走运河中的泥沙。洪泽湖东岸大堤开始全面整修,土堤改石堤,并大幅加高加长,新的堤坝也有了一个专属的名字——高家堰。而此时,洪泽湖西边的一座千年古城,对自己的厄运还毫不知情。▲洪泽湖,摄影©孤城泗州城始建于580年,隋炀帝的南北大运河凿通后,它就一直扼守在大运河由汴入淮的河口,并随着漕运的兴盛走向繁荣。明初,朱元璋在城外修筑了气势不凡的明祖陵,将自家父母往上的三代都迁葬于此,有了“龙兴之地”的加持,四海商旅鱼贯而入,船舶穿行如梭,店铺连天蔽日,城市规模达到空前鼎盛。这样一座瑰丽的运河大城,尽管也常受水患困扰,好在城外高筑的防洪堤一直保障着古城的安宁。▲古泗州城所在地——盱眙,来自昵图网不过明末时,人们已经发现洪泽湖水位的高涨,势必会对泗州城带来危险。鉴于明祖陵坐镇,水位控制还比较保守。进入清朝后,对前朝旧事也不再忌惮,洪泽湖大堤继续修高拦水。历经明清两百余年修筑的湖堤,绵延长达六十余公里,从北到南连接今淮安市淮阴区码头镇和洪泽区蒋坝镇,洪泽湖也最终扩张成一眼望不尽的浩淼巨“海”,并跻身中国第四大淡水湖。1680年,黄淮一带连降暴雨,洪泽湖持续涨高,洪水回流,终究决堤,整座泗州城连同明祖陵一同沉没在了湖底,至1696年,厚积的泥沙推进,把这座城市完全吞噬。这在整个中国历史上,都是极为罕见的灭顶之灾。▲高家堰古代地图从淮河文化馆出来,眼前的第一山苍翠可爱。我以为第一山是指淮河第一山或盱眙第一山,没想到那山就叫“第一山”,很有姿态。第一山上留有苏轼、陆游、米芾等大量名家碑刻,因此在文化界享负盛名。我尚不知为何古人喜欢这座山,但我知道第一山对面不远处就是泗州城遗址,淤埋了三百年的古城正在考古工作的推进中露出河滩。当大水覆城的那一天,第一山一定吓坏了,如今它仍旧警惕地注视着对岸,生怕这样的灾难重来。▲第一山,摄影©孤城我们从淮河源头走来,小龙虾的身影可谓一路伴随,但盱眙是第一个称自己为“龙虾之乡”的城市。走在县城中,随处可见姿态各异的龙虾雕塑,以小龙虾为主打的餐馆也是满大街一片,红彤彤的龙虾节海报更是吊足了胃口,所以我们一致认为必须在龙虾城里吃一回龙虾。中午去超市补充矿泉水,刚好门口就有家小龙虾餐厅,橱窗上写着“十三香小龙虾,新店八折”。那餐厅还没装修完,我们并不介意,就在“工地”上享受了午餐,好在味道还不错,老板为了弥补环境的尴尬而格外周到热情。▲盱眙街头的龙虾,摄影©孤城午后,向洪泽湖进发,车子接近蒋坝镇时,一股舒适柔美的水乡气息徐徐扑来,沿路都是粉墙黛瓦的民居,墙上开着花窗,窗里透着竹影,极是赏心悦目。蒋坝在洪泽湖大堤的最南端,这是一座因筑坝而兴起的小镇,也历来是治水官员的驻扎地,镇子里不仅有百千年前的古迹,还有装扮精致的酒吧和咖啡馆,文艺范十足。穿过镇子,径直往西走,豁然开朗的瞬间,洪泽湖就在眼前了。▲洪泽湖,摄影©孤城我们来到湖边时已接近傍晚,天气阴沉,大风渐起,望着铅灰色的湖面,只觉得寒意逼人。那份寒冷,并非来自温度,而是来自无穷无尽、铺天盖地的——水。两千多平方公里的水域,气势磅礴地横陈在面前,最远处与天上的乌云相接,风从云底生出,呼嚎着掠过湖面,翻滚的浊浪,一层紧赶着一层,不遗余力地拍向堤岸。我们设法取了水样,因为湖水汹涌不敢靠近,尝试了各种方法,最终以赴汤蹈火的姿态打捞了半瓶水,一排大浪忽如蛇头般窜起,把我们连滚带爬地吓跑了。这种惊恐让我觉得不可思议,说出来人家都不信,后来我想明白了,原因就在我们脚下的大堤。江苏有句俗语:倒了高家堰,淮扬不见面。从数据上看,洪泽湖底平均高程10-11米,最低处也有7.5米,足足高出东侧平原4-8米,是一座不折不扣的悬湖。我们站在湖堤上,犹如站在一个巨型水盆的边沿,数十亿立方米的湖水高悬于地面,堤坝稍有闪失,下游的里下河平原就将是汪洋一片。▲高悬的大湖,摄影©孤城为了防止湖水溃决,人们曾在大堤上修了五座减水坝,当水位过高时,挖掉减水坝上的覆土,就可引导湖水平稳泄出。但大堤长愈百里,要保其无虞谈何容易。1824年11月,洪泽湖骤起狂风,巨浪裹挟着冰凌将大堤周桥段撕开了一个缺口,湖水如瀑布般跌落,在决口处冲出了一个400多米宽的大塘,湖东的淮扬二府和其间十多州县悉数被淹。由于大塘深不可测,决堤复堵在当时成了无人敢接的烫手山芋,朝廷只好派出正在家丁忧的林则徐。次年四月,林则徐身着素服赶来治水,他雷厉风行地进驻工地,同民工们一起在大堤上奋战数月,成功修复了决口,随后又用六年时间沿大塘外围筑起一道牢固的石工墙,堵死了复决的可能。▲周桥大塘,摄影©孤城周桥大塘距离蒋坝镇不远,沿堤顶公路开车十几分钟便到。大塘呈半圆形,圆弧长度近800米,塘深最初有27米,如今已被淤埋了大半。塘底很平整,种满了花卉和垂柳,林公督建的石工墙笼罩在绿荫下,两百年过去了,硕大的黑色条石依旧严丝合缝,坚不可摧。只是从石墙伫立的位置,已然望不见洪泽湖了。近70年来,随着治淮工程的推进,洪泽湖大堤先后进行了六次大规模改造加固,原先的决口处,现在已经有了两道护堤,整座大堤的防洪标准也提高到了100年一遇,这是个颇让人心安的数字,古老的石墙终可卸下救危救难的重担,化作一道风景,藏身湖畔。▲石工墙,摄影©孤城来洪泽湖之前,一直惦念着坐帆船、吃湖鲜,可沿着大堤跑了半日,却一条船也没看到。我们猜测,或是天气不好,也或是地点不对?于是我们又循着地图,来到了苏北灌溉总渠的渠首。因为刚下过雨,风还很大,湖面上一派萧瑟。渠首处有一个避风港,几艘渔船紧紧依偎着躲在防浪堤后面,船舷吊着鸡笼,一群鸭子在船下钻来钻去,船上应有人住,但很明显人和船都还在沉睡。▲渠首,摄影©孤城苏北灌溉总渠是1951年开挖的一条人工河,西端接洪泽湖,东端直通黄海。与之并行的还有一条1999年开挖的淮河入海水道,这两条人工河如今组成了淮河的下游河段。在这以前,淮河从严格意义上讲只能算是长江的一个支流。因为黄河夺淮后,淮河下游河段的行洪能力锐减,郁积在洪泽湖中的淮河水,最终在蒋坝镇南侧破堤而出,经宝应湖、高邮湖投靠长江去了,这条入江水道就是今天的三河。1855年,黄河改道北归,原淮河下游河道被彻底淤废,三河就成了洪泽湖唯一的出水口。引洪入海是解决洪泽湖水患的根本举措,所以1950年代以来,先后开挖了苏北灌溉总渠、淮沭新河与淮河入海水道,并疏浚了废黄河,“一河入江、四河入海”这是洪泽湖现今的排洪布局。虽然湖水依旧高悬,但至少不再悬于人们心头。▲三河闸,摄影©孤城渠首附近是一个水产交易市场,原本应是帆樯成林,鱼虾满市,可除了三艘正在睡觉的渔船和两艘海事船,我们什么也没看到。到了中午饭点,我们前往附近的小镇,街上很空荡,难得遇见个人,路口处一个简陋的小饭店开着,我们点了土豆丝和凉拌皮蛋,老板过来问:“皮蛋是拌酒还是拌醋?”我看这里的口味跟我们不大一样,干脆动手切了一盘蒜。跟老板一聊,恍然得知,洪泽湖禁渔了!从2020年10月10日开始,洪泽湖所有捕捞作业全部停止,禁捕期为十年。据老板讲,渔民的渔船和渔网都已经封存,还有一些船按计划给劈了,湖面上一条渔船也没有,这就是原因。渔民虽可以领到补贴,但大家并不愿意闲着,很多人都到外地打工去了,所以镇子里人很少。随即又了解到,不单是洪泽湖,从2020年8月开始,鄱阳湖、洞庭湖、巢湖等陆续都实施了十年禁捕。为此有一条口号是这样的:十年禁渔,岸绿水清。这怕是所有江河湖海梦寐以求的夙愿。点这里观看相关视频↓连载文章↓地球旅客原创作品,欢迎转发分享如需转载请联系我们,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录发布于 2022-04-26 21:47洪泽湖江苏淮河​赞同 22​​添加评论​分享​喜欢​收藏​申请转载​文章被以下专栏收录地球旅客用脚丈量,用心呈现,微信公众号“地球

洪泽湖古堰景区_百度百科

堰景区_百度百科 网页新闻贴吧知道网盘图片视频地图文库资讯采购百科百度首页登录注册进入词条全站搜索帮助首页秒懂百科特色百科知识专题加入百科百科团队权威合作下载百科APP个人中心洪泽湖古堰景区播报讨论上传视频江苏省淮安市洪泽区境内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收藏查看我的收藏0有用+10洪泽湖古堰景区位于江苏省淮安市洪泽区,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地处中国第四大淡水湖的洪泽湖畔。景区主要包括洪泽湖大堤、水釜城、渔人湾等旅游片区,是一个融文化体验、养生休闲、大湖观光、森林探秘、现代游乐于一体的综合性生态文化旅游景区。中文名洪泽湖古堰景区开放时间全年:周一至周日 09:00-16:30级    别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地理位置江苏省淮安市洪泽区所属地区中国江苏淮安市洪泽区目录1简介2包含简介播报编辑洪泽湖古堰景区(2张)洪泽湖大堤距今已有1800多年历史,是世界文化遗产和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沿线有乾隆御碑、周桥大塘、信坝遗址等众多历史遗迹;水釜城占地面积755亩,建筑风格以仿宋园林为主,亭台楼阁相间,斗拱镂空应合,小桥流水互映,绝妙独特的建筑与清澈碧透的河水,绘就了一幅现代版的“清明上河图”;渔人湾依湖而建,波光潋滟、空气清新、景色怡然,是赏大湖美景、品湖鲜美食之胜地;欢乐园游乐项目齐全、设施先进完备、安全措施得力,是一个冒险刺激、极具挑战的主题乐园。 [1]包含播报编辑洪泽湖大堤:洪泽湖大堤北起淮阴区码头镇,南迄洪泽区蒋坝镇,全长70.4千米。始建于东汉,完成于明清,加固于当今,拥有1800多年历史,2014年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迎水面直立式石工墙,由6 万多块千斤重的条石及糯米石灰浆砌筑而成,规格统一,筑工精细,治水工艺达到当时世界领先水平。沿线拥有周桥大塘、信坝遗址、乾隆御碑等众多文化遗存,彰显出千年古堰的神奇魅力。经历朝历代的加固维护,现已成为国家流域性堤防,是里下河地区阿重要的防洪屏障,是名副其实的水上长城和“天然氧吧”。水釜城:水釜城占地755亩,建筑面积2.8万平方米。城池恢弘,气势壮观,融仿宋建筑与园林风格为一体,是自然美与人工美的有机糅合。亭台楼阁错落有致,小桥流水情趣万千,古建筑与原生态相得益彰,绘就了一幅现代版的“清明上河图”。城中商贾云集,市声盈耳,风味小吃、休闲度假、精品购物应有尽有;文化氛围浓郁,名家手笔云集,中国印博物馆、地震体验馆、掼蛋乐园等特色鲜明。渔人湾:洪泽湖渔人湾,座落在洪泽湖东部湿地保护区,洪泽县城西部,全长2.5公里,由一湾六景组成。洪泽湖湾,蜿蜒曲折、波光粼粼、婀娜多姿,时而风平浪静、水天一色,时而惊涛拍岸、碧浪滔天。湖滨浴场,水质优良,是华东地区最大的天然浴场,能同时容纳上万名游泳爱好者。洪韵舞榭,造型别致、风格独特,是举行歌舞表演大型集会的最佳场所。游艇码头,芦苇飘曳、荷花争艳,游艇穿梭往来,笑迎八方游客。湖泊色彩浓郁的渔文化保护区向人们传颂着洪泽湖的神奇故事。在此,大湖风光一览无余。古堰梅堤:古堰梅堤全长1000米,占地面积75亩。梅堤内有绿萼梅、江梅、黄香梅等8个梅花品种,还有灌木、乔木、地被等近百种植物,共同描绘出“月月有繁花,四季景不同”的优美画卷。此外,设有两处亲水平台,九个休闲节点;观光车道、自行车道与游步道,构成循环交通体系。古堰梅堤突破了洪泽湖大堤防洪、交通的单一功能,实现了休闲、康体、观光的完美融合,成为洪泽湖畔最大的观湖赏花生态公园。洪泽湖碑:洪泽湖碑矗立于洪泽湖大堤44.3K处,碑上的“洪泽湖”三字采自毛泽东手书。广场上的蓝色象征洪泽湖湖面,红色代表水运航道。极目远眺,湖面开阔,一望无际,是欣赏洪泽湖风光视野最开阔的地方;脚下逶迤曲折、气势雄伟的洪泽湖大堤,树木葱茏构成了绿色屏障,是一处“天然大氧吧”。周桥大塘:周桥大塘位于洪泽湖大堤45K处,是清道光四(公元1824)年洪泽湖决堤冲击而成,朝廷令林则徐前来现场指挥。道光十年筑成高8米、顶宽33米、长737米的内堤,并用条石砌成护墙,是目前洪泽湖大堤保存最为完整的石工墙。由于形状如月,又称“月潭”。2006年,该塘与信坝遗址、洪泽湖大堤一起被确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治淮碑:治淮碑位于洪泽湖大堤45K处,碑上刻有乾隆题写的五言治水碑文,原立于五里牌。文化大革命“破四旧”期间,乾隆碑文被人为磨去,刻上毛泽东同志的亲笔题词“一定要把淮河修好”,表明了党和政府治理淮河的信心和决心,也彰显了淮河流域人民肩负治淮抗洪艰巨历史重任的勇气和力量。信坝遗址:信坝遗址位于洪泽湖大堤50.6K处,建成于道光十二(公元1832)年,坝宽200米,两侧的金刚墙贯穿堤身。洪泽湖大堤1800多年历史上至少有37座减水坝,清朝时,洪泽湖大堤上设有5座减水坝,分别以儒家“五常”仁、义、礼、智、信来命名,故又称“上五坝”,目前仅信坝保存完好。2006年,信坝遗址与周桥大塘、洪泽湖大堤一起被确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九龙湾:九龙湾位于洪泽湖大堤54K处。传说常有九条龙在此戏水,从而导致大堤频繁溃决殃民。为祈求永保安澜,此处曾建九龙庙,用于人们膜拜敬香,后因年久失修而毁。砌筑于此的直立石工墙,是洪泽湖大堤的最初模样。洪泽湖大堤石工墙由明朝河臣潘季驯始建,每一块玄武岩条石都经过精心雕凿,前后历经了明清两个朝代,耗时171年修建完成。勤廉教育馆:勤廉教育馆共分为“水乡春秋”、“治淮润泽”、“蚁穴溃堤”、“正风肃纪”、“警钟长鸣”五个部分。重点展示了历史上治淮的清官廉吏勤廉事迹,回顾了我党作风和廉政建设历程,概述了新时期党风廉政建设的新形势新任务,旨在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自觉树立正确的事业观、权力观、价值观,筑牢防腐拒变的“精神大堤”。中国印博物馆:中国印博物馆依托水釜城标志性建筑观光阁进行规划设计,建筑面积600平方米,是中国首家将篆刻文化与治水文化相结合的博物馆。全馆分为官印、玉玺和名人字画三个展厅,将渊源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国印文化和历代帝王将相在洪泽治水的丰功伟绩进行集中展示,让人在欣赏印文化的中华瑰宝中,感受水文化的丰厚积淀。洪泽湖渔文化博物馆:洪泽湖渔文化博物馆位于国家4A级旅游景区洪泽湖古堰景区水釜城内的,通过现代化科技声、光、电等技术集中展示了洪泽湖渔民民俗风情、生活习俗、渔业工具、美食文化以及洪泽湖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洪泽湖渔文化博物馆是苏北唯一、淮安第一的渔文化博物馆。防震减灾科普基地:防震减灾科普基地展厅面积500㎡,分为序厅区、地震威胁、地震知识、地震模拟体验、地震工作和人防、地震逃生训练六个展区板块,融地震科普、防震减灾、避震自救为一体,借助仿真场景、LED视频、互动投影和5D动感影院等现代高科技手段,形象逼真地再现了防震减灾理念,增强了科普基地的观赏性、参与性与互动性。掼蛋乐园:掼蛋乐园占地面积2215㎡,是国内唯一以掼蛋文化为特色的功能区,设施齐全,赛事纷呈,寓教于乐,吸引着全国各地的掼蛋爱好者慕名而来参与体验。园区分为掼蛋文化博览馆、“金蛋”大师区、“银蛋”专家区、“铜蛋”高手区、赛事活动备用区和扑克艺术表演区,通过游艺竞技、文化博览、休闲体验、商贸购物等形式传播、丰富掼蛋文化。洪泽湖古堰景区(2张)沉船护堰:癸未年仲夏,淮河流域连降暴雨,洪泽湖水位猛涨,保护洪泽湖大堤迫在眉睫,在此紧要关头,五户渔家毅然决然凿沉渔船,阻击风浪,从而成功保护了民众安全,此事在当地广为流传。特留原迹,警醒世人:洪水来袭,当义不容辞、斩钉截铁,方保金堤永固、大湖安澜。 [2]新手上路成长任务编辑入门编辑规则本人编辑我有疑问内容质疑在线客服官方贴吧意见反馈投诉建议举报不良信息未通过词条申诉投诉侵权信息封禁查询与解封©2024 Baidu 使用百度前必读 | 百科协议 | 隐私政策 | 百度百科合作平台 | 京ICP证030173号 京公网安备110000020000

洪泽湖大堤 - 搜狗百科

堤 - 搜狗百科洪泽湖大堤,又称洪泽湖古堰,[1]古称为高家堰、捍淮堰,位于江苏省淮安市,截至2021年9月27日,全长70.4千米,堤身宽约200米,截至2021年2月18日,洪泽湖面积1780平方公里,库容31亿立方米。始建于东汉,完成于明、清,是世界上最长最宽的大堤,也是大运河文化遗产的重要遗产点。属于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3] 洪泽湖大堤修筑于东汉时期,为广陵太守陈登所建,名叫“捍淮堰”;明万历六年(公元1578年),都御史兼工部左侍郎潘季驯提出“蓄清刷黄济运”的战略方针,称为“高家堰”;高家堰以西水位大增,成了一片洪泽湖,因此被称为“洪泽湖大堤”;乾隆四十七年(1783年),改建完工。[2]长堤沿线有高良涧青龙庵、九龙湾、周桥大塘等众多的名胜古迹。大堤可使洪泽湖成为苏北地区泄洪、灌溉、航运、城市供水等综合利用的湖泊。[1] 明朝淮安府人士丁士美所写的《高家堰记》“比岁河流冲决,则淮泗泛溢,势必由涧口建瓴下注,汇于津湖,甚至穿漕堤入射阳湖。而山阳、盐渎之间,以及海陵诸地,通为巨浸,茫无际涯已”。《明史·潘季驯传》“高堰湖堤大坏,淮、扬、高邮、宝应间皆为巨浸。”[2]网页微信知乎图片视频医疗汉语问问百科更多»登录帮助首页任务任务中心公益百科积分商城个人中心洪泽湖大堤编辑词条添加义项同义词收藏分享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洪泽湖大堤,又称洪泽湖古堰,[1]古称为高家堰、捍淮堰,位于江苏省淮安市,截至2021年9月27日,全长70.4千米,堤身宽约200米,截至2021年2月18日,洪泽湖面积1780平方公里,库容31亿立方米。始建于东汉,完成于明、清,是世界上最长最宽的大堤,也是大运河文化遗产的重要遗产点。属于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3]洪泽湖大堤修筑于东汉时期,为广陵太守陈登所建,名叫“捍淮堰”;明万历六年(公元1578年),都御史兼工部左侍郎潘季驯提出“蓄清刷黄济运”的战略方针,称为“高家堰”;高家堰以西水位大增,成了一片洪泽湖,因此被称为“洪泽湖大堤”;乾隆四十七年(1783年),改建完工。[2]长堤沿线有高良涧青龙庵、九龙湾、周桥大塘等众多的名胜古迹。大堤可使洪泽湖成为苏北地区泄洪、灌溉、航运、城市供水等综合利用的湖泊。[1]明朝淮安府人士丁士美所写的《高家堰记》“比岁河流冲决,则淮泗泛溢,势必由涧口建瓴下注,汇于津湖,甚至穿漕堤入射阳湖。而山阳、盐渎之间,以及海陵诸地,通为巨浸,茫无际涯已”。《明史·潘季驯传》“高堰湖堤大坏,淮、扬、高邮、宝应间皆为巨浸。”[2]中文名洪泽湖大堤展开始建于东汉建安年间展开北起淮阴区码头镇展开全长67公里展开建成于清乾隆年间展开南迄洪泽县蒋坝镇展开参考资料:1. 千年古堰——洪泽湖大堤干部之友微信公众号[引用日期2023-04-21]2. 巍巍高堰卫淮扬——洪泽湖大堤的前世今生江苏网络电视台-非诚勿扰[引用日期2023-04-21]3. 洪泽湖大堤洪泽政府网[引用日期2023-04-21]词条标签:地区区域地理江苏免责声明搜狗百科词条内容由用户共同创建和维护,不代表搜狗百科立场。如果您需要医学、法律、投资理财等专业领域的建议,我们强烈建议您独自对内容的可信性进行评估,并咨询相关专业人士。词条信息词条浏览:29627次最近更新:23.04.27编辑次数:12次创建者:执手则恬突出贡献者:新手指引了解百科编辑规范用户体系商城兑换问题解答关于审核关于编辑关于创建常见问题意见反馈及投诉举报与质疑举报非法用户未通过申诉反馈侵权信息对外合作邮件合作任务领取官方微博微信公众号搜索词条编辑词条 收藏 查看我的收藏分享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投诉登录企业推广免责声明用户协议隐私政策编辑帮助意见反馈及投诉© SOGOU.COM 京ICP备11001839号-1 京公网安备110000020000

洪泽湖大堤 - 淮安市洪泽区人民政府

>

洪泽湖大堤 - 淮安市洪泽区人民政府

当前位置:首页 > 要闻动态 > 第十六届中国·洪泽湖大闸蟹节 > 蟹都风采

洪泽湖大堤

时间:2021-09-27 07:09  作者: 字号:[大 中 小]

洪泽湖大堤已有1800多年的历史,古称高家堰、捍淮堰,是一条始建于东汉,完成于明、清,加固于当今的重要堤防。全长70.4千米,堤身宽约200米,是世界上最长最宽的大堤,与成都都江堰一道,被誉为是中国水利史上的“绝代双骄”。 2006年列入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4年在第38届世界遗产大会上,作为京杭大运河的一个重要节点,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由于洪泽湖大堤的不断修筑,在一定程度上促成了洪泽湖的出现。下面我们就去洪泽湖湾领略一下洪泽湖的自然风光。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巍巍高堰卫淮扬——洪泽湖大堤的前世今生

巍巍高堰卫淮扬——洪泽湖大堤的前世今生

首页

新闻中心

运河视听

线上运博

苏心游

运河进行曲

运河城市

运河文脉

运河遗珍

运河大家谈

行走运河边

首届回顾

巍巍高堰卫淮扬——洪泽湖大堤的前世今生

2021年02月18日 10:18:30 | 来源:洪泽报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2014年6月,中国大运河成为世界文化遗产。洪泽湖大堤作为大运河文化遗产的重要遗产点光荣地纳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登上了世界文化的高峰。洪泽湖大堤,作为历史上淮河和运河综合治理的关键,作为大运河枢纽,它的内涵、文化极为丰富。了解它对于我们坚定文化自信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熟悉它应该成为大运河流域洪泽湖区域人们学习历史文化知识的必修课。本文将简要解读运河枢纽洪泽湖大堤作为御洪屏障所发挥的巨大作用。   据史料记载,洪泽湖大堤最早修筑于1800年前的东汉时期,为广陵太守陈登所建,长约30里,当时名叫“捍淮堰”。唐朝时期,捍淮堰已经延建到现在的周桥一带。明朝永乐13年(公元1415年),陈瑄“增之以固淮”,此后,有人称它叫“高家长堤”。据说可能是因为捍淮堰一带“旧为高姓所居”。明朝隆庆6年(公元1572年)有官员陈文烛、王宗沐不忍百姓水灾之苦,克服重重困难,召集民众,将已坍塌的古堰增高、加厚、加长,“堤面广五丈,底广三丈,高丈许”,“北自武家墩起,南至石家庄止,计三十里而遥,为丈五千四百”。这些史料说明,修筑这条长堤最初目的就是为了阻拦淮河水,使它不能随便四处泛滥。   明万历六年(公元1578年),都御史兼工部左侍郎潘季驯一纸奏章让这条长堤承担起更多的使命。不但要让它管住淮河不泛滥,还要让它为朝廷的运输大动脉大运河服务。潘季驯提出“蓄清刷黄济运”的战略方针,即提高淮河水位,用淮河里的清水冲刷被黄河夺淮后淤堵了的淮河入海通道,并用淮河里的清水补充大运河里的水,达到运河畅通无阻的目的。潘在上书《两河议》中,引用地方府志对古堰的称谓,称它为“高家堰”。他的方略得到朝廷认可,“高家堰”的名称也因朝廷的认可而成为最官方、最正式的名称。万历七年冬,高家堰增高至一丈五尺,“北起武家墩,南至越城,长六十里”,几年后又“延筑至周家桥”(《淮河水利简史》)。高家堰以西水位大增,于是这一段的淮河就与周围的洼地和附近的一些小湖泊连成了一块,成了现在一望无际的洪泽湖,于是高家堰又渐渐被称为“洪泽湖大堤”。   据著名水利史专家、中国水利报副总编辑张卫东先生介绍,此时的洪泽湖大堤,全长超过60里,湖面面积超过1200平方公里,库容超10亿立方米,建筑大堤的技术水平已经十分先进。   洪泽湖大堤在淮河下游之前端拦截泛滥淮水,并在提高淮河水位、冲刷被黄河淤堵了的淮河入海道方面取得巨大成功,同时用淮河高水位的水源补充大运河之水,使得大运河河宽而水深,为朝廷的运输第一主动脉的畅通,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但是,任何事物都应一分为二,有利必有弊。“蓄清刷黄济运”所产生的影响也不例外,它也带来了一些负面问题。   淮河流域自然环境的特点,是流域内的气候变化大体一致,上下游常常同时发生集中暴雨,这时候上游中游的各支流就像车辐一样汇水入淮,各支流的洪水往往同时猛涨,同时汇入淮河,使淮河下游不堪重负,给洪泽湖大堤带来巨大压力。尽管此时的洪泽湖大堤又宽又高,但有时还是险象环生,甚至有过多次决堤事故,给大堤以东的里下河地区带来了深重灾难。   民谚云:“倒了高家堰,淮扬不见面。”就是说,如果高家堰倒塌了,淮阴淮安扬州都将被水淹成一片汪洋。明朝淮安府人士丁士美所写的《高家堰记》可资参考:“比岁河流冲决,则淮泗泛溢,势必由涧口建瓴下注,汇于津湖,甚至穿漕堤入射阳湖。而山阳、盐渎之间,以及海陵诸地,通为巨浸,茫无际涯已”。《明史·潘季驯传》:“高堰湖堤大坏,淮、扬、高邮、宝应间皆为巨浸。”清人张养重《悯水》诗写道:“高堰如城水如贼,年年防水水莫测。丙辰五月雨十日,波撼长城守不得,洪水倒注势可骇,桑麻到处成沧海。”“尸骸遍野谁人收,数口绳牵逐乱流。”可见被洪水淹没面积之大,生灵涂炭状况之惨。   到清朝时期,清政府十分重视大堤的建设与安全。康熙十八年(1677年),将大堤从周桥延建至蒋坝。康熙四十三年,在此段建成“仁”“义”“礼”三座滚水坝。乾隆十七年(1753年),增建了“智”坝和“信”坝,并在南部大堤上增建“石工”墙,“石工”墙一直筑至蒋坝。乾隆二十年,将大堤剩余的土堰部分改建为结实的“砖工”。乾隆以诗下旨曰“迤北岸离湖,筑土仍旧贯。癸酉几致危,易砖筹御扦”(1756年)。后来乾隆皇帝“思高堰堤工,绵远保护维艰”,“惟不惜多费币金建石工,使高厚坚固,久远可持”,于是又下圣旨,将“砖工”一律改为“石工”。乾隆四十七年(1783年),改建完工,乾隆得知大喜,为之赋诗曰,“砖工不若石工坚,改筑曾教庚子年”。康乾两代,除了加固大堤之外,还修筑了包括“仁义礼智信”五坝在内的26座减水坝和滚水坝,排泄过量的湖水,以缓解对大堤的压力。康熙、乾隆两位皇帝六次下江南(洪泽湖区曾类属江南省),亲临高家堰视察指挥工程,乾隆还亲自题写御碑,发下了“金堤千载”的宏愿。   但是如果遭遇极其恶劣的气候变化,洪泽湖大堤仍然令人心存不安。清道光四年(公元1824年)冬,高水位、严寒、巨风加上湖面冰凌的推力,使洪泽湖大堤周桥段出现损毁,猛烈的湖水决堤而下,冲成一个27米深的大塘,下游人民的生命财产遭受了难以估量的损失。   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主席发出“一定要把淮河修好”的伟大号召,周恩来总理狠抓落实,制定了“蓄泄兼筹”治淮方针,在淮河中上游建起上百座水库,用蓄水之法减轻下游的洪水压力,并利用它们灌溉发电,造福当地;在下游则以泄为主,科学控制洪泽湖水位,在大堤上先后修建了高良涧进水闸、三河闸、二河闸,开挖了苏北灌溉总渠、淮沭新河,疏浚淮河入江水道。21世纪初又修建了淮河入海道。这样洪泽湖大堤的安全系数得到极大提高。尽管如此,国家还从最长远利益出发,提出能防犯百年一遇的特大自然灾害,四次加固洪泽湖大堤,将原来垂直的石工改为可以卸减冲力的石坡,在湖堤受力最多的地段增建石堆。   这样,洪泽湖大堤有史以来真正成为坚固的御洪屏障,成为保卫里下河地区的巍巍长城。汛期来临,淮河流域15.8万平方公里的上游来水虽然气势汹汹、不可一世,但来到此地也只好规规矩矩“依道而行”。至2018年底洪泽湖累计行洪多达20290亿立方米,其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不可估量。   今天的洪泽湖大堤全长67.25公里,水位13米时,洪泽湖面积1780平方公里,库容31亿立方米。2009年人民日报海外版曾引用著名水利史专家张卫东的话,称赞洪泽湖大堤是“400年前的三峡工程”。   (来源/洪泽报)

新浪微博

微信朋友圈

微信好友

QQ空间

我要说两句

最新内容

北运河杨洼船闸启动带水调试 京冀通航进入“倒计时”

26日开始,位于北京市与河北省交界处的北运河杨洼船闸进入有水系统联合调试,预计6月初完成调试。...[详情]

能听的苏州丝绸文化展,有料!

人民日报海外版:千年运河迎来世纪复苏

扬州首款世界级非遗数字藏品入藏元宇宙

苏北运河打出保通保畅“组合拳”

内容推荐

在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打开绚烂唐代洛阳城

中运博策划推出“运河城市”系列特展。...[详情]

中国大运河史诗图卷:浪漫的笔意诉说千年流淌的故事

焦点访谈:千年运河 重焕生机

隋唐大运河文化博物馆开馆迎客

敬一丹走进中运博 探访大运河前世今生

下一篇

layer

分享

icon

layer

评论

icon

layer

置顶

icon

layer

快乐分享

新浪微博

微信朋友圈

微信好友

QQ空间

洪泽湖大堤

洪泽湖大堤

3028防汛抗旱图标/col/col1513101/index.html水利科普/col/col1536747/index.html水利科普/col/col1228949755/index.html

当前位置:首页

> 水利科普 > 水利科普

洪泽湖大堤

发布日期:2023-11-03 11:24

浏览次数:

1、  水功能洪泽湖大堤是淮河下游重要流域性防洪工程,位于洪泽湖东岸,北起淮阴县码头镇,南至盱眙县张大庄,全长67.25km。洪泽湖大堤上承淮河上中游15.8万平方公里的洪水,下保苏北里下河地区3000万亩农田和2600多万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任何时候必须确保安全,被誉为“水上长城”。它和沿堤建筑物构成了洪泽湖控制枢纽工程,发挥着防洪、灌溉、城市供水、水产、航运、生态、旅游等综合效益。2、  特色特征洪泽湖大堤历史悠久,距今约1800年,始建于公元200年(东汉建安五年),后经历代修建,不断加高、接长、培厚,特别是明清两代,逐步将土堤加做石工墙。从公元1580年(明万历八年)到公元1751年(清乾隆十六年),经过171年才基本完成。3、  文化艺术价值洪泽湖大堤的堤工砌筑技术,反映了明、清历史时期的最高筑堤技术。洪泽湖大堤石刻是洪泽湖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洪泽湖文化传承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具有极大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在千年古堰洪泽湖大堤已发现200余处内涵丰富、图案精美、文物价值和史料价值十分珍贵的石刻。包括“御旨、工程记录、吉言吉语”等。4、  群众认知基础2014年6月,中国大运河成为世界文化遗产。洪泽湖大堤周桥大塘、信坝成为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的重要遗产点之一。2015年,以洪泽湖大堤工程为主体的“古堰景区”,被授予4A级景区,日最大承载量18.6万人,顺势最大承载量3.1万人,群众认知度较高。

信息来源:省水利厅

打印

关闭

当前位置 :首页

>

水利科普

>

水利科普

洪泽湖大堤

日期:2023-11-03 11:24

来源:

省水利厅

浏览次数:

字体:[

小 ]

1、  水功能洪泽湖大堤是淮河下游重要流域性防洪工程,位于洪泽湖东岸,北起淮阴县码头镇,南至盱眙县张大庄,全长67.25km。洪泽湖大堤上承淮河上中游15.8万平方公里的洪水,下保苏北里下河地区3000万亩农田和2600多万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任何时候必须确保安全,被誉为“水上长城”。它和沿堤建筑物构成了洪泽湖控制枢纽工程,发挥着防洪、灌溉、城市供水、水产、航运、生态、旅游等综合效益。2、  特色特征洪泽湖大堤历史悠久,距今约1800年,始建于公元200年(东汉建安五年),后经历代修建,不断加高、接长、培厚,特别是明清两代,逐步将土堤加做石工墙。从公元1580年(明万历八年)到公元1751年(清乾隆十六年),经过171年才基本完成。3、  文化艺术价值洪泽湖大堤的堤工砌筑技术,反映了明、清历史时期的最高筑堤技术。洪泽湖大堤石刻是洪泽湖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洪泽湖文化传承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具有极大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在千年古堰洪泽湖大堤已发现200余处内涵丰富、图案精美、文物价值和史料价值十分珍贵的石刻。包括“御旨、工程记录、吉言吉语”等。4、  群众认知基础2014年6月,中国大运河成为世界文化遗产。洪泽湖大堤周桥大塘、信坝成为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的重要遗产点之一。2015年,以洪泽湖大堤工程为主体的“古堰景区”,被授予4A级景区,日最大承载量18.6万人,顺势最大承载量3.1万人,群众认知度较高。

打印

关闭

淮阴区人民政府 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洪泽湖大堤

淮阴区人民政府 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洪泽湖大堤

您当前所在位置: 淮阴区人民政府 > 走进淮阴 > 千年古城 

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洪泽湖大堤

2018-03-29 18:47 来源:淮阴区人民政府 字号:[大 中 小]

洪泽湖大堤古称高家堰,北起码头镇桃园村七组,南至洪泽县蒋坝镇,全长70.4公里(淮阴区辖管21.78公里、洪泽县辖管16.12公里、三河闸管理处辖管32.5公里)。始建于汉献帝建安五年(公元200年),史载广陵太守陈登“大筑高家堰,于渚湖荡之东北隅,约30华里”,唐代增修“唐堰”与“汉堰”之南。到明代永乐年间,作为治理黄、淮、运结合部的关键工程高家堰,又增做土堤筑到蒋翟坝(现蒋坝镇),以后又分段砌筑砖工护面和笆工(即排桩防浪工),明万历七年(1579年)河臣潘季驯“大筑高家堰”,切断淮河向下游旁溢的汊涧,使洪泽湖形成人工水库,并于万历八年(1580年),开始增筑直立式条石墙护面,由于工程浩大,加之水、旱、蝗、震等自然灾害和战乱,60.1公里的条石墙工程竟经历了明清两代的171年,至乾隆十六年(公元1751年),才算基本告成。洪泽湖大堤从东汉建安五年始建以来,一直受到历代朝政的关注和重视,不惜耗费巨资、调动数十万劳力、一次工程就历经百年地进行加固改造,这样浩大、漫长的水利工程在中国水利史上可算是独一无二的,所以洪泽湖大堤又被誉为“水上长城”。故它的内容、意义、价值、作用,显得特别重要。新中国成立后,新中国对大堤进行了四次较大规模的加固维修工程。1952年,成立三河闸管理处,负责大堤的维修、保护、管理工作。1985年6月25日,国务院批准了水利电力部《关于黄河、长江、淮河、永定河防御特大洪水方案的报告》。该《防御方案》是一个法规性文件,指明四大江河防御重点分别是黄河大堤、武汉市、洪泽湖大堤、北京市。这是我国防洪史上的一次重大决策。1987年大堤被淮安市(原淮阴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2002年10月22日:大堤被江苏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洪泽湖大堤2003年被江苏省确定为全省推荐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六个条目之一。2006年,大堤被国务院公布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                                                                                                        许景阳   蒋海军

【返回顶部】【关闭窗口】

世界文化遗产洪泽湖大堤,至今1800多年历史,被誉为“水上长城”_淮河

世界文化遗产洪泽湖大堤,至今1800多年历史,被誉为“水上长城”_淮河

新闻

体育

汽车

房产

旅游

教育

时尚

科技

财经

娱乐

更多

母婴

健康

历史

军事

美食

文化

星座

专题

游戏

搞笑

动漫

宠物

无障碍

关怀版

原创

世界文化遗产洪泽湖大堤,至今1800多年历史,被誉为“水上长城”

2019-09-05 21:09

来源:

冷月印记

原标题:世界文化遗产洪泽湖大堤,至今1800多年历史,被誉为“水上长城”

淡水湖,顾名思义是指以淡水为主的湖泊,我国拥有许多的淡水湖,大多分布于长江中下游及淮河下游地区,其中以鄱阳湖、洞庭湖、太湖、洪泽湖最为知名,被称之为“中国四大淡水湖”,不过这其中之一的洪泽湖相对要低调很多,甚至很多人不知道洪泽湖在哪里。

洪泽湖,地处江苏与安徽的边界、淮安与宿迁境内,目前为淮安与宿迁共同管辖,其中洪泽湖南边为淮安、北边为宿迁。唐宋之前的的洪泽湖原本是一片小湖群,公元1194年黄河改道,公元1855年,黄河在淮阴以下夺淮河河道入海,长达700多年的历史,加之黄河河道较高,河水倒灌至淮河,淮河水位不断抬高,原本并不相连的小湖泊因水流的增加而连成一片,形成了洪泽湖,当然后来建造的洪泽湖大堤阻拦淮河水,才是洪泽湖形成的决定性因素。

洪泽湖还是淮河流域的大型航运枢纽,渔业、水产品等非常发达,有“日出斗金”的美誉。而且洪泽湖历史悠久,湖面辽阔,自然景观、水产资源非常丰富,吸引了许多游客前来旅游观光,我这次前去的是位于淮安一侧的洪泽湖。

展开全文

这次淮安洪泽湖主要游览古堰景区,洪泽湖古堰景区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世界文化遗产地,景区内拥有洪泽湖大堤、水釜城、勤廉教育馆、渔人湾及欢乐园等景点,是一个集休闲、生态、观光、游乐为一体的综合性旅游景区,由于来这里的游客相对较少,多了一份宁静与悠闲。

洪泽湖大闸蟹,相信大家都很熟悉,是苏北地区“淮蟹”的代表,并于阳澄湖大闸蟹并称“南北双雄”。在勤廉教育馆我们看到了洪泽湖大闸蟹的卡通形象“朋朋”和“谢谢”,取自“螃蟹”二字的谐音,其中红色的“朋朋”寓意未来的洪泽湖大闸蟹产业红红火火,绿色的“谢谢”则代表着洪泽的绿色生态无污染。

在卡通形象一侧为淮安洪泽“金堤永固”勤廉教育基地,位于渔人湾景区内,金堤永固值得是洪泽湖大堤,是洪泽湖重要的防洪屏障,有“水上长城”的美誉。

教育观内一共分为五部分:水乡春秋、治淮润泽、蚁穴溃堤、正风肃纪和警钟长鸣,主要介绍了历史上重要的治理淮河的勤廉事迹,同时也警醒现在的管理部门对于未来要树立正确的权力观、事业观和价值观,让“金堤永固”一直持续下去。虽然是一处教育观,我认为这里还是比较值得一去的,对于了解淮河、了解洪泽湖有很大的帮助。

来到洪泽湖古堰景区,重点是游览洪泽湖大堤这项重要的防洪工程,大堤位于洪泽湖东岸,北起码头镇南至蒋坝镇,全长70多公里,沿途自然与人文景观丰富,风景优美空气清新,有乾隆御碑、信坝遗址等景观。

洪泽湖大堤始建于东汉时期,距今已有1800多年的历史,之后经历多个朝代的不断修建,尤其是明清时期,将最初的土堤逐渐建成石堤,期间历时200多年历史,目前洪泽湖大堤已被列入了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在那个时期建成如此的防水工程,堪称奇迹。

特别是洪泽湖大堤的直立式石工墙,据介绍是用多达6万多块千斤重的石块以及糯米石灰浆浇筑而成,整体规模统且做工精细,其工艺已达到了世界领先的水平,使得淮河下游免于水患,有“水上长城”的美誉。

站立堤头极目望去,岸边树木葱郁的绿植,构成了防御水患的重要天然屏障,更远处则是一眼望不到边际的洪泽湖,风从湖里拂面而来,秋天的凉意让人顿觉舒爽。

在洪泽湖畔还建有许多座休闲打卡的地方,满足了不同游客群体的需求,不再是单一的观湖,增加了趣味性。如果来到江苏或者淮安旅游,洪泽湖记得一定要去走一走看一看,感受下如今洪泽湖的魅力。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平台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阅读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