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ro Circle Shape
Hero Moon Shape
Hero Right Shape
tp钱包官方最新下载|硅谷银行破产原因

tp钱包官方最新下载|硅谷银行破产原因

  • 作者: tp钱包官方最新下载
  • 2024-03-08 00:23:46

一篇就够|看懂硅谷银行倒闭根本原因 - 知乎

一篇就够|看懂硅谷银行倒闭根本原因 - 知乎切换模式写文章登录/注册一篇就够|看懂硅谷银行倒闭根本原因蜂疚​悉尼大学 专业会计硕士3月10日,硅谷银行突然之间宣布倒闭,然后仅仅过了两天,3月12日的时候,另一家美国银行叫签名银行也宣布倒闭,在三天之内接连倒闭引起了金融权的强烈震撼。硅谷银行、签名银行这次硅谷银行的倒闭是美国历史上第二大规模的银行倒闭,第一大规模就是2008年发生的雷曼兄弟倒闭,那么第三大是谁呢?就是这个签名银行。第二大和第三大接连在三天之内发生,所以人们自然会很担心 再一次金融海啸可能会袭来,要知道美国银行倒闭不仅影响美国,它会影响全球的经济,而且疫情才刚刚过去,马上又来个金融海啸的话,很多人生活可能会要再一次陷入失火之中,在说这两家银行为什么会倒闭之前,先来介绍一下这两家银行:首先硅谷银行简称svb,是位于美国硅谷的一家大银行,它的主要业务是为硅谷的风投公司还有科技公司提供银行业务,所以大部分的硅谷企业都是这个银行的客户包括苹果,谷歌Facebook等知名大公司,据说美国超过一半的科创公司和它有业务往来,所以这个银行在美国的风投业还有这个科创企业之间是非常有名的。而签名银行和硅谷银行之间没有直接的关系,两个银行的总部也在完全不同的地方,硅谷银行的总部在美国西海岸的硅谷,而美国签名银行的总部在美国东海岸的纽约签名银行,比硅谷银行更为年轻,2001成立,规模也稍微小一点。它的主要业务是为有钱人提供私人银行服务,还有一部分业务是像加密货币圈 Web3.0企业投资的,所以就是两家原先在业界都赫赫有名的银行,突然之间倒闭了。可能有些人知道银行开户的时候都自带保险,这两家银行也不例外,美国联邦存款保险公司是为每个银行账户提供25万美元的存款保险的,所以如果你的存款不超过25万美元的话,保险就是完全可以赔付的。但是问题是这两家银行的客户大部分都是科创公司风投公司还有高净值人士,所以这个保险额是远远不够的,不够到什么程度,硅谷银行倒闭的时候它的总负债是1,720亿美元,而美国存款保险计算一下,按照他们的最高的赔付额也只能赔付所有储户大概190亿美元左右,就相当于所有负债的11%。也就是说这些银行的每一个项目,就算是获得了保险公司的赔付,最终也将损失超过90%的存款,反过来说就是平均每个账户都应该有超过赔付额的10倍的存款,可见这个银行的这个储户有多么有钱。签名银行情况也是一样。正当人们对预感金融海啸就要发生的时候,美国财务部和美联储在3月12日也就是签名银行倒闭的当天,联合发出声明说针对两家银行的倒闭事件启用特例,全额赔付所有储户的存款。而且为了防止其他银行受到波及而倒闭,还专门设立了一个特别的融资渠道,就是如果你没钱了就可以跟我借钱,我帮你解决一些难题。美国财务部和美联储有人说这是不用还的嘛,其实也是要还的,但是可以解决你燃眉之急嘛,其实很多人对于美联储这个处理的方法是抱有质疑态度的,就是说美联储呢只是赔偿了储户,但是没有根本解决两家银行的问题,问题不解决的话就会有其他银行跟着倒闭了,那为什么倒闭?接下来我们再说说这两家银行为什么倒闭:其实这个事情有一个背景,就是从去年2022年开始,全世界所有银行都在经历一个非常痛苦的事情,就是加息。我想所有在银行有存款的人也都感觉到了,去年银行一直在提高利息,事实上从2022年3月17日美联储第1次加息开始到今年的3月23日,一年之中美联储总共加息的9次,加息了475个基准点,就是从0.25%加息到5%。跟着美元的加息,全世界几乎所有的银行都在加息,日本除外,日银的总裁认为日本银行一旦加息日本将受到毁灭性的打击,所以他就不加。加息表面上对于一般储户来说是一件不错的事情,但是对于银行来说就是一个非常痛苦的事情,就是加息会造成他的贷款贷不出去,利息太高,没人愿意贷,贷不出去银行就赚不到钱,而反过来了,银行要付更多的利息给储户,所以就是不挣钱干赔钱,这就造成从去年年初到今年全世界大部分银行都处于一个亏损的状态。那么为什么美联储要加息呢,其实就是为了打压物价的上涨,打压通货膨胀,那么美国为什么发生通货膨胀呢?因为去年年初的时候发生了两件非常重要的事情啊,第一件就是2月24日发生的俄乌战争,两个欧洲最大的国家,突然打起来,之后影响到全世界的贸易和物流,造成全世界的物价开始上涨,当然影响最严重的就是欧美了。那么在同一个时间还发生了另一个事情,这个事情感觉不明显,但是它像催化剂一样,加速了物价的上涨,这个事情就是疫情防控的大面积解除。美国是在去年年初的时候就开始解除疫情防控了,疫情结束这个时间点各个国家判断是不一样的,欧美解除的比较早,亚洲这边解除的比较晚,日本到现在都戴着口罩,大部分人认为疫情还没过去,但在欧美很早就已经摘下口罩,恢复正常的生活。这个事情主要发生的时间点就在去年年初,有人说这有什么不好的呢?疫情结束了之后,大部分人就恢复了原先正常的生活了,物资的需求就开始迅速上涨,就是人们开始向三年前一样的吃喝玩乐、旅游、逛街买东西,这样就会造成了一个结果:就是一方面俄乌战争造成物资短缺,而另一方面疫情的结束造成需求的增加。也有人说不是疫情的时候才各种囤积吗?但其实不是的,囤积归囤积,其实大家大部分是不消费的,因为疫情期间工作也不是很好赚钱,所以能不消费就不消费,但疫情解除了,报复性消费就产生了,报复性物价增长,也就是说两个能够严重造成物价上涨的事情同时发生。那么美国物价上涨究竟有多严重?根据视觉资本家网站,在2022年12月30日的数据显示,美国去年一年,中小学提供的午餐价格上涨了254%,吃饭一下子变得很贵,原油价格上涨65.7%,鸡蛋价格上涨了49.1%,机票价格上涨了36%,面粉的价格上涨了24.9%,公共交通价格上涨了23.8%,这些和民生直接关系的东西都在大幅上升,我想大家居住的地方物价也多多少少有所上涨吧?感觉涨了挺多。通常物价上涨了10%需要用5~10年的时间,结果这一年就涨这么多。量少了东西还可能变得更糟糕了。这就说明需求在不断的扩大,而供应远远不足,这就会造成物价飞速上涨,但大部分人的工资却没有飞速上涨,就会造成大部分家庭的经济情况恶化,就有可能引起经济的衰退和社会的动荡。为了防止这个事情发生,美联储就决定加息。加息为什么能够控制物价呢?首先增加利息可以有效抑制贷款,想要通过贷款消费的人,他们贷款一般买很贵的东西,比如说买房、买车、买些贵重的东西,这些人就会减少,欧美人很习惯于分期付款或者贷款买东西,利息上涨了就可以有效地抑制他们的这种消费欲望,市场需求就减少了。还有就是需求扩大之后,很多人不想开公司,开公司就会想要贷款,增加利息,就会抑制他们开公司。有人说那这不是一个恶性循环吗?其实就是为了让经济不那么热,就大家都想买东西,物价在上涨嘛,就是经济热,按理来说是个好事情,但是它应该慢慢上涨比较好一点,不是这一下涨上来,所以需要打压的。然后就是利息提高了人们就更喜欢存钱嘛,这个钱消费还不如存起来,所以提高利息从各方面都可以抑制物价的上涨。其实从疫情开始,也就是从2020年到2022年这三年,全世界各大银行都是超低利息的,因为他们要刺激经济、刺激消费,那个时候没人买东西,厂商都要倒闭了,所以刺激大家去买东西,买一些贵的东西,结果这个疫情一过去大家这个消费一涨,按理来说是个好事,结果东西没有 物价急速上涨,于是不得不加息来压制这种消费欲望。有人问已经到了东西没有的地步了吗?其实不是,只是欧美比较严重,也就是你可能买个东西要用很久才能运来,或是运费很昂贵之类的,因为燃油价格在上涨。但是很遗憾的是美国去年7次加息都没有成功抑制物价上涨,所以今年又加息两次,现在感觉似乎有所好转,但是问题出现了,就是银行顶不住了,这就是硅谷银行倒闭的根本原因。为什么单单硅谷银行和签名银行挺不住了呢?这就要说说这两家银行的独特之处,首先硅谷银行大部分客户都是投资商和科创企业,在经济好的时候,这两伙人都赚钱,在过去10年他们也确实赚了很多的钱,所以就有大量的资金涌入了硅谷银行。硅谷银行发展也非常的快,有了钱之后,作为一个银行,它不能留着这些钱,因为他要付利息,所以他就要投资。银行投资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方面就是往外贷款,另一方面就是购买一些长期资产,于是硅谷银行就购买了大量的美国国债和房地产抵押贷款证券。这个东西是什么不重要,你就可以把它想象成房地产,你可以把硅谷银行想象成一个人,这个人10年前有了钱,投资这些科创企业,挣了10年钱,就有更多的钱了嘛,他就想我这钱怎么办呢,于是把35%拿出去放贷,55%的去买房地产,他觉得房地产比较稳,还有10%用来消费了,买了一些自己喜欢的东西。买房子这个事情虽然收益比较稳定,但是这种长期资产有一个问题,就是流动性非常非常差,你想换成钱不是那么容易的,不过硅谷银行当时并不担心这个事情,因为他已经挣了10年钱了,这10年都没有发生任何动荡,而且他认为他这55%的钱是永远用不到,我这35%就足够应对各种情况。结果2022年就发生了这样一个特殊情况,就是美联储加息,美联储一加息,首先他用来放贷的这35%就贷不出去了,它挣不到钱,而且他要付更多的利息给储户。利息上涨还有一个问题就是它会造成长期资产的价值下降,就是利息高的时候人们就不太买房子,因为买房子首先要贷款,要付更多的利息,你就不愿意买,再一个就是房地产的这个回报率有可能无法抵消你付给银行的这个利息。以前有很多人向银行贷很多钱,买很多的房子租出去,那是因为他的租金能够抵消他向银行贷款那个利息,但这个利息涨了,房租如果跟不上的话他就抵消不了,甚至要赔钱,房子越多赔的越多。所以日本不敢涨息,涨息的话人们就不愿意买房子了,把钱存银行多好。所以这个利息上涨对硅谷银行来说是双重打击的,就是它的现金的部分贷不出去,它的固定资产价值还在下降。也就说硅谷银行的资产配置是完全为这个低利息环境设置,特别是它这50%的国债和这个房地产证券,就说明它们没有考虑过美联储持续加息。有人说那它作为银行有没有一点不专业啊,这些都没有考虑到?其实不是他不专业,所有银行都没有想到,所有银行在配置它的资产的时候都会进行各种风险模拟,就是几乎所有情况都考虑到,而且有这个金融管理局,会对他们的资产配置进行监管,金融管理局觉得你这个资产配置不行的话他也会督促你,金融管理局既然没说什么,就说明它这个资产配置整体来说问题是不大的,在大部分情况下是没有问题的。金融管理局但是说回来,谁也想象不到俄罗斯和乌克兰会突然打起来,而且谁又会想到持续了10年的美国低息会在短短的一年之内上涨了475个基准点。那么话再说回来,所有人都没想到的事情,为什么偏偏这两家银行倒闭,出问题了呢?这就要说一下这硅谷银行和签名银行它俩最不一样的地方,也是它们独有的一个弱点,就是硅谷银行的客户都是风投公司、科创公司、高净值人士,其实这才是他倒闭的一个最大的原因。举个比较极端的例子,就是有两家银行的规模是一样,就是存款是一样的,一家有100个储户,每个人存了1万块钱,总共100万,而另一家只有一个储户。每个人存了1万块钱,总共100万,而另一家只有一个储户,高净值人士一个人存了100万,你说哪个银行它的风险比较高?这家只有一个储户的银行,一旦这个人钱动了,这家银行就倒闭了。硅谷银行和签名银行就是这样一个状态,储户不多,但各个里面都超级有钱,平均每个账户都超过保障额的10倍,尤其是这个硅谷银行,一半以上资产还买了国债和房地产,动不了,人家要取钱你没钱给人家,你就只能面临破产。所有银行都特别怕挤兑,就是所有人一起去取钱,但是一般银行,面向普通大众的,它的客户特别多,一起取钱的可能性比较小,这个硅谷银行也面向大众,但是它面向大众的存款只有7%,大部分还是面向那些超级有钱人。签名银行更是,私人银行就有这个问题。大众银行相对来说安全一些,但是回报率可能就会低一些好。 为什么他的客户要把钱取走呢?放银行的利息这么高取走不合理呀。其实从去年下半年开始,大家可能在电视上经常看到一类新闻,就比如说Facebook裁员了多少,亚马逊裁员了多少,谷歌又裁员了,这个推特也裁员了。没错,从去年开始科技公司纷纷进入寒冬期。大家看到的是一些大企业的裁员,小企业更惨,很多小企业都消失了,而硅谷银行的客户偏偏都是一些科创企业,所以这些遇到经营困难的科技企业就开始纷纷取钱,准备度过经济难关。由于硅谷银行的现金非常少,现金很快就被他们快要取光了,发现情况不妙的硅谷银行就只能变卖它原先的一些长期资产,而它的长期资产又在贬值,它就只能贱卖了,它这一贱卖,其他储户就开始慌了,就是他们都知道银行变卖资产只有一个可能,就是他快要倒闭了,而他们也知道美国存款保险只有25万美金,所以他那边一变卖资产,这边就开始取钱。它要倒闭的前一天也就是3月9号的时候,这一天来取钱的人,要取走的钱就是430亿美元,相当于它的总资产的1/4,也就是说它总资产都不够取4天了。说明发生严重的挤兑,结果第二天它就倒闭了。银行表面上看上去非常强大,但其实就怕挤兑,一旦大家都来取钱,哪个银行都顶不住。有人说这些硅谷公司大佬们不知道吗?如果这样挤兑的话他们钱就没了?但其实那个时候还管别人吗?就先管自己,我把我的钱先取出来再说,别人到不倒闭另当别论,反正我的先取出来,本来我这已经经营困难了。如果你问剩下3/4的人在干嘛?他们在排队,都在来的路上呢。当然有些人可能会想这个银行既然没有现金了,它可不可以提高一下自己的利息来吸引储户存款来弥补一下现金不足的问题?但其实这样做的话,不仅不能解决问题,可能会造成更严重的后果,就是你提高这个利息后你怎么付出去呀,你挣不到钱呀,你贷款都贷不出去,所以只是能够稍微延缓一下,不能解决任何问题。总结一下硅谷银行的倒闭是一系列连锁反应的结果,这个连锁反应的开端,就是俄乌战争和疫情结束。这两件事情造成物价飞速上涨、通货膨胀。为了抑制物价上涨、通货膨胀,美联储只能加息,结果就造成了靠贷款为生的风投企业,还有就是需要大量贷款的科创企业的经营困难,纷纷开始裁员,纷纷开始取钱,而他们取钱的主要对象偏偏都集中在硅谷银行,而硅谷银行恰好就现金比较少,长期资产又因为利息上涨而贬值,为了防止被掏空,硅谷银行不得不贱卖大量的长期资产,结果又造成更多的客户来挤兑银行,于是最终就倒闭了。所以呢,它不是一个单纯原因造成的,是一系列不可抗拒的原因综合造成。确实签名银行和硅谷银行的一些独有的特点,造成了他们对于这种情况特别的敏感,率先倒闭了。但是如果美联储持续加息的话,其他银行终究也会面临相同的问题,就是只要加息,银行就会赔钱,时间长了谁也挺不住。美国以前也发生过类似的事情,就是在上个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的时候发生过一次储贷危机,在上个世纪70年代的时候,美国银行的利息非常的低,结果就撞上房地产泡沫了,就是房价不断上涨,为了打压房价上涨,美联储就不断的提高利率,最高是在1980年把利息提高到了20%,结果在接下来的15年时间里,美国有将近3000家银行或者是这种信贷机构倒闭。当然它是在15年时间内不断有银行倒闭,不是像这样的,一次规模这么大的。美国80-90年代储贷危机通过这段历史其实可以看出一个非常恐怖的事情,美联储似乎只想打压物价,就是为了打压物价,倒闭银行它是不关心的,倒闭几个好像是理所应当一样。当时倒闭了3000家它都没管,所以人们很担心这一次美联储也一样,就是管你银行倒不倒闭的,我照样会加息下去,你从这次美联储的应对也能看出来,就是第二家银行一倒闭它直接宣布说我全都包了,说明什么?它早就知道银行要倒闭,怎么个对策都不用想,对于我们来说这是个突发事件,对于它来说,意料之中。有人问那它以后全包了吗?这就不好说了,在上次主贷危机它就没包啊,所以现在这个事情表面上看上去是过去了,但其实有可能有潜在的风险,就是如果美联储持续加息的话究竟会怎样还不一定,要解除这个危险,只能等物价下降,如果在未来再发生什么能够促进物价上涨的事情,比如说债务或者小行星撞地球一些无法预料的事件的话,那金融危机真的可能会爆发。大家对银行是怎样一个印象?根本上银行就是个商业机构,它跟其他的一些商业机构没有区别,比如说饭店,公司,商店都一样,他也是需要赚钱的,只不过他是用我们的钱给我们和他一起赚钱,赔了的话就赔我们的钱,但赚钱我们俩分,是这样一个机构,所以根本上大家对银行是要有一定风险意识的,它和普通公司一样会倒闭的,特别是通货膨胀发生的时候,银行特别怕它,这是为什么这一次的危机发生之后有两样东西极速价格上涨,一个是黄金,一个就是比特币。就是说去中心化的东西还是有一些现实意义的。有人问那些硅谷银行的不都是有钱人、业界精英的一些大佬没有消息吗,还要等到挤兑才取钱?其实大佬早都取出来了,就因为大佬取了银行才变卖资产,你看有新闻说苹果倒闭了吗?没有,人家根本没有受到损失,受到损失的还是一些中间层的,就是比我们是有钱多了,但是还不到那种大佬财团那个级别。那怎么才能避免这样的事情发生在我们普通人身上呢?分散投资,钱不能放在一个地方,你每个银行口子里都不超过25万美元就没问题(美国银行为例)。(编辑from老高与小沫2023.4.5)发布于 2023-04-06 20:55・IP 属地新加坡硅谷银行(SVB)硅谷银行​赞同 30​​2 条评论​分享​喜欢​收藏​申请

硅谷银行破产事件复盘:缘由为何?影响又有几何?_澎湃号·湃客_澎湃新闻-The Paper

破产事件复盘:缘由为何?影响又有几何?_澎湃号·湃客_澎湃新闻-The Paper下载客户端登录无障碍+1硅谷银行破产事件复盘:缘由为何?影响又有几何?2023-03-14 11:48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字号原创 化卿 满投财经 美东时间3月8日,美国第16大银行硅谷银行(SVB)发布公告,计划甩卖持有的资产并发行股票融资。这一消息引发了股票市场的暴跌,市场挤兑之下,硅谷银行陷入实质上的破产状态,随后在3月10日被美国存款保险机构(FDIC)接管。政府的介入并未完全缓解市场对金融风险的担忧,这是自 2008 年金融危机以来美国银行业发生的最大规模的倒闭事件。在随后的两日内,美股、美国债收益率、美元均出现了下跌走势,信用利差出现放宽等一系列情况出现。如何看待本次硅谷银行的暴雷事件?其后续影响会有多大?01硅谷银行的背景:科技银行硅谷银行本身为加州的地方银行,为当地的科技行业提供金融服务。从负债端来看,硅谷银行主要为科技、生命科学、医疗保健类的公司提供银行服务,其发展也深度绑定了科技公司。在过去10年,科技公司受益于利率长期下行的环境,可以轻松地从银行获取贷款。而这些资金化为存款流入了硅谷银行,使得硅谷银行的资产规模快速飙升。为了将存储的资金得到利用,硅谷银行在提供贷款之余,选择大量地购买美国国债、房地产抵押贷款证券(MBS)等资产来提高自身的收益率。从资产构成来看,截至2022年底,硅谷银行拥有的资金中,35%被用于提供贷款,55%被用于购买国债和MBS,这个水平是美国前50大银行中的最高水平。由于大量资金被用于购买了长期资产,硅谷银行本身的流动性在银行中是较差的。02硅谷银行破产的前因:加息引起的投资亏损硅谷银行的破产风险可以从2022年初,或者说可以从美联储开始大幅加息说起。为了抑制通胀,美联储自2022年3月起开始了连续的激进加息,截至目前连续8次加息、累计加息450BP,在市场预期中,美联储加息的终点最高上升至5.6%,且年内出现降息的概率较低。加息带来了三种影响,其一是银行需要支付的利息增加,无利息存款减少,银行获取资金所需要的成本提升;其二是由于利率的提升,美国PE/VC项目的融资变难,初创企业开始消耗存款,导致银行储蓄的现金开始流失;其三则是由于银行加息,MBS等资产的价格开始大幅下降,且在加息预期放缓前,这一下行趋势还将继续。这些影响叠加到硅谷银行身上尤为严重。截至2022年末,硅谷银行持有的资产出现了大幅度的账面浮亏,其持有的到期金融资产(HTM)总规模达到913亿美元,未实现亏损则高达152亿美元。同时,存款的消耗使得硅谷银行可支配的资金出现流失,四季度公司存款余额同比下降8.5%,活期存款下降35.8%。截至2023年一季度,公司现金资产仅剩138亿美元,资产流动性风险开始暴露。03硅谷银行暴雷的导火索:抛售资产引发挤兑暴雷的导火索源于3月8日,为了避免更多的亏损,同时也是为了增加自身的流动性,硅谷银行的管理层最终决定甩卖可供出售投资科目下的资产,认亏18亿美元的同时换取了210亿美元的流动性。同时,为避免流动性危机,硅谷银行希望通过出售普通股和可转换优先股筹集 22.5 亿美元。消息公布后引发抛售潮,硅谷银行股价当天暴跌逾 60%,当日收盘价仅为106美元。硅谷银行的风险被摆在了台面上。认赔的行为还引来了来自舆论上的踩踏,大量硅谷大量的投资者和创始人在媒体上提示,硅谷银行在账户上尚有152亿美元的HTM 浮亏担忧,储户应当应尽早把资金从 SVB 中撤出,以此规避风险。图片来源:富途在储户逃命式挤兑的影响下,3月9日硅谷银行当日提款规模达到了420亿美元,接近硅谷银行2022年底存款规模的四分之一,当日硅谷银行的账面现金降至-9.6 亿美元,无法兑付的现实正式宣告了硅谷银行的破产,股票停牌。3月10日,美国联邦存款保险公司(FDIC)宣布,金融监管机构已经关闭了硅谷银行,并查封了其存款。04暴雷事件的归因分析:资产结构存危,货币政策推波助澜相较于传统的商业银行,硅谷银行的商业模式是相对“非主流”的,深度绑定科技企业的客户倾向以及更倾向购买资产而不是提供贷款的商业模式,使得硅谷银行更像是一个私募股权基金或者是CMBS。加息的超预期使得银行面临着期限错配、资产端流动性差、高利率环境下资产减记的问题,因此其体系本身具有脆弱性,并不能代表美国银行的整体情况。事实上,硅谷银行在其提供的报告中详细的解释了出售资产的行为逻辑,也对自身的资产负债表做出了剖析,从底层逻辑上来说并无问题。然而市场对此“并不买账”,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市场并非完全冷静的,而金融风险的爆发则几乎是难以预测的。就目前来看,市场上普遍认为硅谷银行引发系统性风险的概率并不大,但并非不存在。硅谷银行的经营模式并非普遍存在,在头部银行中更是稀少。而本次FDIC入局的速度是非常快的,在2008年金融危机后,美国的监管机构在接管银行破产方面的经验有了较多的积累,在FDIC的干预下,金融风险应当能够在较早期得到控制管理。资料来源:公开信息,满投财经整理但需要注意的是,由于过去10年美国科技企业的蓬勃发展,类似硅谷银行这样的商业银行并不算少见,其中自然也不乏采取了激进资产配置的银行企业。这类存款来源多样性不足的区域性银行同样有可能面临较大的流动性压力。同时,美联储紧缩带来的流动性紧张也有可能会迫使更多的银行选择出售资产,导致银行业出现大量的亏损。因此目前的情况还并不能说已经平稳,在恐慌情绪的影响下,或许会有更多的银行面临挤兑问题。事实上,在硅谷银行遭到接管的48小时以后,位于纽约的Signature Bank同样遭到了关闭与政府接管。Signature Bank是专门为加密货币提供服务的银行,截至2022年底总资产为1104亿美元,是美国排名第29的大型商业银行。Signature Bank有着相似的问题:客户单一,资金集中于投资行为(加密货币),流动性存在压力。硅谷银行暴雷之所以影响到了整个市场的情绪,是因为这个事情的起因来源于加息,市场担忧货币政策的缩紧影响了金融稳定,其关注点在于该事件对整个美国银行系统稳定性的冲击。正如前文所说,市场不一定会一直保持理智,因此金融风险的预防和预测同样困难。市场担忧中小银行的流动性具有一定道理,因此如何抑制这一情绪上的担忧,将决定硅谷银行事件的影响规模。05后续发展分析:或影响加息进程,处理效率决定影响力目前就美国官方对硅谷银行的处理方案来看,处理速度和表态上都是比较积极的,包括财政部和白宫高官的积极表态,向未保险储户支付优先红利,以及考虑保护硅谷银行的所有存款的言论,都让市场恐慌情绪有所消退,只要后续处理得当,引发系统性风险的概率较小。短期来看,本次暴雷事件有可能会对3月的加息进程产生影响。在3月9日鲍威尔听证会发言结束后,CME现实3月市场预期加息50BP的概率达到78.6%,而在硅谷银行暴雷后的3月10日,该预期下降至40.2%,取而代之的是加息25BP的概率来到59.8%。为了安抚市场情绪,降低进一步发生问题的风险,原定的加息进程或许会减缓或延后,待到硅谷银行事件处理完成后再重新提速。同时,FDIC对硅谷银行的处理方式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事件的演变。对破产银行的处理方式无非是市场化收购(找人接盘)和存款保险基金偿付(破产清算)两类。在过去的10年间,95%的破产银行都会按照找人接盘的方式处理。若FDIC能够尽快帮助硅谷银行找到“接盘侠”,储蓄用户的资金存取则能够更快地回归正常,影响将会被压到最小。若是按照破产清算的方式处理,硅谷银行的规模较大,预计FDIC在银行的破产清算流程上会花去较多时间(正常是3个月)。尽管已经有“全保”的承诺,但在此期间储户将无法正常使用所储蓄的资金,而对于许多科技初创企业来说,3个月的现金流断裂将是非常致命的情况。如果政府处理不当或储户预期损失较大,那么美国银行/金融系统的稳定性或许会陷入混乱的风险预期中。美联储亟须在当前环境下稳定金融资产价格,为顺利、妥善处置 SVB 资产保驾护航,但没人能保证在此期间会不会出现下一家破产、被接管的银行。目前事件仍在进行过程中,若恐慌与金融风险进一步蔓延,或许来自美国的2023“黑天鹅”将引起美国乃至全球市场的风暴,笔者也会进一步关注该事件,以及加息政策变化带来的影响。- End -原标题:《硅谷银行破产事件复盘:缘由为何?影响又有几何?》阅读原文 特别声明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1收藏我要举报查看更多查看更多开始答题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Android版iPhone版iPad版关于澎湃加入澎湃联系我们广告合作法律声明隐私政策澎湃矩阵澎湃新闻微博澎湃新闻公众号澎湃新闻抖音号IP SHANGHAISIXTH TONE新闻报料报料热线: 021-962866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沪ICP备14003370号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

硅谷银行破产案例解析 - 知乎

硅谷银行破产案例解析 - 知乎切换模式写文章登录/注册硅谷银行破产案例解析张晓雅Sanitaria​普华永道中天会计师事务所 审计师一、事件概述美国时间2023年3月9日,硅谷银行宣布将出售210亿美元的可供出售资产(AFS),税后损失达18亿美元,同时宣布再融资22.5亿美元以应对亏损和提供流动性支持。这使得市场对硅谷银行负债挤兑恐慌加剧,硅谷银行当日大跌超60%,随后进入停牌状态。3月10日,加州金融保护与创新部门(DFPI)宣布关闭硅谷银行并指定美国联邦存款保险公司(FDIC)作为接管方。硅谷银行负债挤兑的原因主要在于其负债端以短期存款为主,而资产端在低利率时期配置了大量长期限债券,美联储加息使得债券浮亏严重,同时客户集中取款使得兑付压力上行,最终硅谷银行不得不亏本抛售债券和再融资改善流动性。但硅谷银行挽救流动性的行为却加剧了市场恐慌,进一步加剧了负债挤兑,最终导致了硅谷银行的流行性危机和倒闭。二、事件原因及过程硅谷银行成立于1983年10月17日,该银行的经营战略是服务风险投资,主要存款来自风投支持的早期创新企业。随着客户的不断增长,硅谷银行的服务边界也在不断扩大,为创业企业提供融资,并为已经处于“成熟期”的客户继续提供服务。截至出事前,硅谷银行是全美排名第16位的银行,算是中等规模的、有明确特色的银行。2020年,新冠疫情冲击全球,对美国金融市场造成巨大的影响。美联储为了应对突如其来的危机,疯狂放水,承诺较长时间维持0利率水平,量化宽松持续进行,通胀也见不到影子,全球迎来了科技企业的融资热潮,startups贷款和风投额度的快速增长使科创企业手里积累了大量的现金和存款,而这些存款很大程度流入了硅谷银行里。据彭博数据,2020年-2021年,硅谷银行的存款量出现翻倍式增长,刷新了历史新高,增幅远远超过了摩根大通等规模更大的投资银行。面对负债端资金的大量流入,硅谷银行资产端可投资资金也快速上升。在美联储大放水、资金成本较低的环境下,硅谷银行加大了证券类资产的配置,大量投资于长久期的美国国债和抵押贷款支持证券(MBS)。2020年年中到2021年末,硅谷银行增持了120亿美元的美债,持有量从40亿美元增长到了160亿美元。更重要的是,硅谷银行增持了大约800亿美元的MBS,持有量从200多亿美元增长到了1000亿美元,这相当于它将近一半的资产配置在了MBS上。这对于一家以贷款为主营业务的商业银行而言几乎是难以置信的,甚至是荒唐的。与疯狂增持的MBS相比,硅谷银行手头的现金和现金等价物(包括准备金、回购、短债)的增长并不明显。2020年中至2021年中只由140亿美元增长到了220亿美元,而到2021年末甚至还下降到了130亿美元,甚至不及2020年中的水平。这反映出,硅谷银行激进配置长久期资产的同时,并没有为应对存款流出预留出等比例的的充足资金。我们知道商业银行买固收产品大多是以可供出售(AFS)和持有至到期(HTM)来做会计处理的,硅谷银行也不例外。其160亿美元的美债完全以AFS计量,而1000亿美元的MBS主要是以HTM来计量。AFS和HTM的好处是,资产市值的波动不会直接反映在损益上,至多影响其他综合收益下的未实现损益,而且可以转回。但缺点是,一旦被迫出售AFS和HTM,就需要在当期确认一笔损益。从2022年开始,美联储进入疯狂的加息周期。2022年内,美联储一共加息7次,幅度累计达到了425个基点,是过去40年当中加息最为激进的一次。伴随美联储的快速加息,集中在2020-2021年低息期间购买的AFS资产在2022年给硅谷银行带来了超过25亿美元的未实现损失,而如果将1000亿美元以HTM计量的MBS的未实现损失考虑进去,未实现损失将累计高达175亿美元。美联储的疯狂加息,牢牢扼住了硅谷银行的咽喉,随之而来的,就是一系列令人窒息的后果。首先,2022年美联储快速加息导致全球科技初创企业的日子都不好过,融资困难,股价跌跌不休,但研发还得继续,不得不撤出存放在硅谷银行的大量存款来缓解自身资金压力。再叠加美联储缩表等因素,硅谷银行的存款自2022年3月触顶后就一直流出。2022年全年存款总额下降了160亿美元,约占存款总额的10%,特别是活期无息存款由1260亿美元骤降至810亿美元,大大增加了负债端的利息支出压力。从银行取款获得现金流成了绝大多数科技企业的共同选择,挤兑现象就出现了。其次,硅谷银行的投资也开始出现巨额亏损。在美国金融市场流动性最宽松的时候,也就是2020年-2021年,硅谷银行购买了大量的低息债券,这些债券平均年化回报在2%以下,期限一般在5到6年。2022年,美联储疯狂抬高利息之后,硅谷银行购买的低息债券就成了亏本的买卖。硅谷银行面临着这样一种局面:资产端MBS有大量浮亏,短期内不会到期,而现金储量也不太充裕;负债端存款一直在流出,负债成本持续上升。如果投资持有至到期,对于硅谷银行来说还不算是大事,但是客户挤兑已经开始出现,硅谷银行只能低价打折出售这些债券,回收现金提供给客户,这下浮亏变成了真亏!再次,出乎意料的是,硅谷银行挽救流动性的行为加剧了市场恐慌和大规模挤兑。市场的恐慌体现在几个方面:一是还没有出售的1000亿美元的HTM资产所对应的150亿美元的未实现损失是否会变成实打实的损失?要知道,硅谷银行的股票总市值也仅仅只有不到200亿美元。二是发行大量股份会稀释原有股东的权益,本身就是利空。三是硅谷银行的客户大多是科技企业,因此不在存款保险覆盖范围内,很容易发生挤兑,不少科技企业高管纷纷表示要从硅谷银行提取出所有的资金。四是市场不清楚其他的对科技企业有大量敞口的银行是否会遭受挤兑,以及这场危机是否会蔓延开来。3月8日,硅谷银行宣布已卖出210亿美元证券,实现亏损18亿美元,并计划发行22.5亿美元新股。如此大规模的股票增发,意味着现存股东权益受到严重稀释,引发了股票抛售行为。3月7日,股价先跌15%。随着事件的发酵,3月9日,股价一日暴跌60%。股价暴跌伴随信心快速流失,之后就是经典银行危机的场景:储户挤兑,资金枯竭,向监管机构寻求求助,然后被接管,甩卖资产。3月10日,硅谷银行金融集团放弃了发行新股筹资的努力。随后,硅谷银行被联邦存款保险公司正式接管,25万美元以上的储户将不得不承担实质性损失。三、对国内市场的影响和启示第一,与2008年金融危机有所不同,硅谷银行的倒闭有其特殊性,预计对美银行系统冲击可控,不会产生系统性风险,对中国市场影响有限,仍需密切关注市场反应。截至北京时间3月13日凌晨,美国采取果断措施,储户可以动用他们所有的钱,与硅谷银行破产有关的任何损失都不会由纳税人承担。为避免大规模挤兑,发挥最后贷款人职责,宣布成立250亿美元的银行定期融资计划,向所有美国联邦保险存款机构提供最长一年的贷款。第二,硅谷银行的破产倒闭大大提升了全球市场的避险情绪,对流动性的担忧加剧,这在一定程度上利空股市,利多债市。我国债市短期内存在阶段性机会,但资金供需两端均不利于债市,政策虽不强刺激,基本面复苏明确,我国债市利率将震荡趋于上行,10年国债利率区间维持在2.75%-3.15%之间波动。第三,我国继续实施正常的货币政策,货币政策保持连续性,不急转弯。可能不利于我国出口尤其是科创型产品的出口,外需进一步承压,全年预计很难实现同比增长。第四,进一步加大银行业投资组合的监管,加大流动性管理,高度警惕“黑天鹅”和“灰犀牛”事件。持续跟踪硅谷银行事件的外溢影响,同时也要密切关注欧元区的债务问题,去年的英国养老金和瑞士信贷就敲响了警钟。第五,对银行投贷模式的讨论,业务本身并无过错,而要注重风险收益平衡,自身经营的稳健性,短期内可能对银行投贷模式业务开展有一定冲击。四、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如何管理流动性风险对银行来说,究竟什么是风险?银行天然是经营风险的金融机构,以承担风险获取收益,关键要看承担的风险是否必要、风险补偿是否足够、是否符合全行风险偏好。风险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不会管理风险。银行在盈利高增时往往会忽视风险约束,也就忘记了盈利是风险的另一种表现形式。风险是复杂的,管理风险的终极目标不是降低它而是创造价值。风险是多样的,但最终引发银行破产的往往是流行性风险。流动性风险即“在需要钱的时候无法以合理成本筹到钱”。根据银保监会在2018年发布的《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办法》,流动性风险被定义为“商业银行无法以合理成本及时获得充足资金,用于偿付到期债务、履行其他支付义务和满足正常业务开展的其他资金需求的风险”。在实践中,需要区别流动性风险和偿付风险,两者都表现为银行无法偿还全部负债,关键在于银行筹集资金时是否被过度要价。另一方面,从风险的起源来看,偿付风险主要是源于银行经营管理不善,但流动性风险有可能是源于经营管理问题,也有可能是源于信用评级被下调或客户信心受损等危及银行信用的外生因素形成的负债挤兑。那么,商业银行流动性管理有哪些手段或方式呢?(一)日间流动性监测管理银行的日间流动性监测管理是流动性管理框架当中的重要一环,目前很多银行已建立起了全行层面的资金管理系统,用于监测、分析并对风险状况前瞻预警。银行资金的融入融出行为一般采取头寸报备制,每天由经营机构报备头寸到总行资负部,资负部根据头寸和备付情况,匡算出净融资规模,然后向金融市场部、金融同业部下达指令拆借相应资金。对于分支机构的则需建立完善的考核制度,引导经营机构开展高效流动性管理。(二)模型应用与动态前瞻仅仅做好流动性风险的被动监测预警尚且不够,好的流动性管理是要科学、前瞻、动态的。通常银行可以建立基于历史数据分析的动态现金流预测模型,包括客户行为分析和缺口分析,重点关注未来一个月内缺口变化及负债集中到期情况。同时对市场做出前瞻性的分析研判,跟踪利率走势,关注财政缴税、月末MPA考核等关键时点,结合司库经营策略、资产负债期限错配和缺口情况,主动安排配置合适期限的流动性资产和负债。当然,这些前瞻分析需有强大的数据支撑,如果能采用先进的资产负债管理系统,利用模型和大数据挖掘,对未来现金流做出精准预测,那么就可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三)未雨绸缪,做好压力测试压力测试,考验一家银行在压力情景下的生命力。就像硅谷银行破产事件一样,风险有时是突发且传染性较强的,为了更好的应对不至于在风险到来时“手忙脚乱”,银行一般会定期模拟一些极端情景,测试其流动性能否平稳过渡。比如一些银行的压力测试可能会重点关注同业业务的风险,包括客户集中度、风险敞口等;一些银行可能会关注理财及表外业务,判断压力场景下潜在的流动性支持需求。(四)流动性风险限额管理银行会根据内部策略和外部市场的发展变化情况,分配给各业务条线流动性风险限额,保持在限额内运行。比如对投资业务中持有利率债、信用债的期限与比例设置要求,对在央行的备付率设置要求以及规划存款规模和中长期贷款的增长匹配等。对于非银金融机构,比如证券公司,又该如何管理流动性风险呢?近年来,证券行业创新发展的步伐不断加快,创新业务层出不穷,杠杆率放大,业务复杂度不断增强,经营形势更为复杂,证券公司面临的流动性风险越来越大。我国证券业协会参照巴塞尔协议Ⅲ关于流动性风险监管的最新要求,于2014年发布了《证券公司流动性风险管理指引》,把流动性覆盖率及净稳定资金率引入到证券公司的流动性风险管理之中。结合《证券公司流动性风险管理指引》具体要求,浅谈几条加强证券公司流动性风险管理的建议:(一)明确流动性风险管理的组织结构和各部门或专业委员会的管理职责,整个组织结构应以实现公司对流动性风险的统一管理、流动性风险信息的顺畅传递和各管理机制的有效实施为目标。(二)建立对整个公司流动性风险状态的评估机制与监测体系,准确、及时地监测公司风险状态,尤其应通过压力测试的方法,评估公司在面临极端情况时的安全性,作为采取调整措施的依据。(三)提高流动性风险管理的技术水平,将储备规模与各业务条线压力情形下的资金缺口有效挂钩,进行量化、动态地调整。(四)明确制定切实有效的流动性应急措施,由于流动性危机的发生往往具有突然性,一旦发生,留给公司的反应时间极短。因此,明确的、具体的、可操作的应急措施极为必要,并应时常演练。(五)拓宽融资渠道,储备足够的优质流动性资产,作为应对流动性冲击的“缓冲垫”。流动性风险储备是最直接的抵御流动性风险的手段,在流动性风险管理体系中处于非常重要的位置。编辑于 2023-03-31 08:59・IP 属地天津硅谷公司破产硅谷银行(SVB)​赞同 61​​添加评论​分享​喜欢​收藏​申请

硅谷银行破产的原因及影响 - 知乎

硅谷银行破产的原因及影响 - 知乎切换模式写文章登录/注册硅谷银行破产的原因及影响Neo 周宏观经济、投资策略研究员,兴趣:研究经济和产业,历史最新变化,美联储于当地时间周日出台了救助方案,客户存款可以支取,第二点影响冲击解除。但引发硅谷银行破产的问题还没有过去,后面可能还会有类似风险暴露,直至美联储明确转向降息。(周日救助措施出台后)硅谷银行破产的影响:1.冲击硅谷创投和科技创新发展(不变);2.直接冲击存款在硅谷银行的企业(存款客户风险解除);3.持有美国国债头寸高的银行迎来信用或者挤兑危机(不变,挤兑危机还可能会出现);4.进一步削弱美元信用体系(不变);5.对国内的冲击影响不大(不变)。-------------------------------------------------------------美国当地时间3月10日,美国联邦存款保险公司 (FDIC)宣布美国硅谷银行(SVB)被破产关闭。资产规模一度达到2000亿美元的银行在3天的时间里倒闭,成为本轮美国加息周期中最早风险暴露的金融机构,也是自雷曼兄弟倒闭后美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银行破产事件。硅谷银行破产的原因:1.美联储持续加息导致债券投资账面浮亏,挤爆了投资端;2.货币紧缩导致企业不断取出存款补充现金流,挤爆了流动性。硅谷银行破产的影响:1.冲击硅谷创投和科技创新发展;2.直接冲击存款在硅谷银行的企业;3.持有美国国债头寸高的银行迎来信用或者挤兑危机;4.进一步削弱美元信用体系;5.对国内的冲击影响有限。-----------∽-★-∽-------------小知识点:美国银行业务与国内银行业务差异的介绍美国众多银行都含有投资银行业务,这与国内分业经营的单一商业银行业务不一样。比如硅谷银行吸收存款后,资金投资了大量的美国国债和MBS(有抵押债券),通过债券投资的高收益赚取息差,本质就是期限错配的投资行为;当然,硅谷银行还持有一些创投标的公司的期权等股权性质资产。而国内的银行吸收存款后,一般是以贷款为主要业务。这决定了硅谷银行破产事件与国内银行业的稳定无关。硅谷银行破产的原因:1.美联储持续加息导致债券投资账面浮亏,挤爆了投资端。硅谷银行低利率吸收存款,投向收益率高的美国国债和MBS,随着美联储持续加息,美国国债价格持续下跌(新债券收益率提升推动利息低的旧债券价格下跌),导致债券投资账面浮亏。当然,如果没有发生债券违约,到期债券本金+利息还是会有盈利。问题在于,储户的信任和现金流是否支撑得到债券到期时间,如果不能,则账面浮亏可能就变成了实际的亏损,投资端的资产就被账面浮亏打爆了。(美国国债价格下跌多少,对应美国国债收益率就会上涨一定的比例)2.货币紧缩和信任危机导致企业不断取出存款补充现金流,挤爆了流动性。由于美联储持续加息,导致货币紧缩,科技型企业获取投资资金和融资资金越来越难,因此科技企业只能不断取出存在硅谷银行的存款以补充企业现金流,结果硅谷银行现金流被挤爆。时间线:截至2022年12月31日时,硅谷银行的总资产还高达约2090亿美元,总存款总额约为1754亿美元。——此时硅谷银行暂时还很安全。到今年3月8日,硅谷银行发布增发公告称,将发行价值 12.5 亿美元的普通股和价值 5 亿美元的存托股份。市场原本就存在的不信任被放大,二级市场和储户都将此理解为风险信号,客户纷纷取回存款引发挤兑。——风险急剧扩大。按照加州金融保护和创新部周五提交的接管令口径,截至3月9日,硅谷银行的现金余额为负的9.58亿美元,三天后,硅谷银行宣布破产关闭。——风险暴露。理论上,任何银行都扛不住短期集中挤兑风险,本质上硅谷银行还是投资比较保守的,同时也是帮助了大量硅谷科技企业发展的,作为这个在业内算优等生的企业突然死亡还是比较突然的。(美联储持续加息下,美国有银行会出现危机是必然的,突然的是第一个暴雷的是绩优生硅谷银行。)-----------∽-★-∽-------------硅谷银行的破产归根到底是美联储的掩耳盗铃般的加息行为:放在美联储加息的背景下,即便没有硅谷银行,也会有其他银行破产倒闭的。因为过往美联储加息一般是经济过热导致通胀和流动性泛滥,加息是抑制泡沫加剧、控制风险的一个手段。(另一个手段是通过降息释放流动性和加息回收流动性收割其他经济体的资产,这里不做展开。)美联储本轮加息前美国有经济过热么?并没有。过去三年美国为了应对经济下滑压力,无底线印钞释放流动性导致的流动性过热以及虚拟经济的虚假繁荣,所以本轮美联储加息并没有经济增长的硬基础。本轮通胀是需求过剩导致的通胀吗?并不是。本轮通胀本质上是物资供应短缺,包括疫情导致美国制造业产业链被打断、包括中美贸易战推高美国商品物价、包括美国挑动俄乌冲突引发能源价格上涨。这更像战时物资短缺型通胀,而不是传统的需求过剩引发的通胀,美联储加息对于解决通胀起不到根本性作用。美联储声称不惜一切代价控制通胀本身就是掩耳盗铃的行为。反而是美国金融业承担不起如此高的资金成本;美国的实体制造业承担不起如此高的资金成本;美国的居民承担不起如此高的资金成本。毕竟欧美过去几十年的利率水平一直在负利率上下波动,欧美市场几十年都没有见过5%以上的利率成本了,欧美大量的企业和居民也没有做好应对高利率信贷成本的准备。硅谷银行只是一个信号,后面美国还会有银行、企业、居民逐一因为高利率压力面临破产的风险和压力。-----------∽-★-∽-------------硅谷银行破产的影响:1.冲击硅谷创投和科技创新发展;2.直接冲击存款在硅谷银行的企业;3.持有美国国债头寸高的银行迎来信用或者挤兑危机;4.进一步削弱美元信用体系;5.对国内的冲击影响。原本硅谷银行是金融支持实体经济的一个优秀代表,相比大银行嫌贫爱富,硅谷银行帮助了很多早期科创企业的发展,自身也因此走上了快车道。硅谷银行破产事件会导致有类似发展方向的银行都走向保守,尽量多的保持现金流防止被挤兑,这将直接冲击硅谷创投和科技创新企业的发展。2.硅谷银行基本都是企业存款户,后续如果没有妥善的重组方案,企业存款能兑现的不超过25万美元,相关企业会面临连带风险冲击,目前还没看到中概股或者中资背景企业在最后破产时刻前的存款数据,有存款的企业受到的直接冲击很严重。3.美国还有大量银行和其他机构持有美债,持续面临账面亏损,如果同样出现信任危机,也会出现破产风险。4.美元信用过去三年已经快速下降,美元信用体系进一步动摇。5.我国在2020年和2021年没有跟随美元大规模放水,使得我们的货币周期和美元的货币周期错开,控制了风险敞口,因此硅谷银行破产时间对国内的冲击影响有限:(1)A股市场,A股市场最终还是受自身的趋势影响,自身趋势强势的,硅谷银行破产与A股无关;自身趋势弱势的,硅谷银行破产只是继续调整的借口;(2)国内银行系统:目前银行系统相对稳健,风险敞口主要受地产隐含坏账走向影响,大行基本不受影响。如果能抓住市场机会,拥有国际业务的大行还可以借助市场对银行信用的关注度提升而扩展国际业务。(3)有高额存款在硅谷银行的企业、风投基金及产业链会受到定向冲击,后续应该会有相关存款数据陆续披露。(4)人民币可能会迎来新的升值动力因子。美元资产的风险敞口还在扩大,远离美股、远离美元!美国是典型的死道友不死贫道:宁愿自身经济埋雷,也要打中美贸易战——直接推高物价;宁愿牺牲盟友,也要在东欧挑起战争——迫使欧洲资金流入美国,放血欧洲,给自己输血;宁愿背上包袱,也要加息——除欧洲外,试图迫使资本流出亚洲,再造亚洲金融危机。只不过神秘的东方之手,让亚洲经济体(主要是东南亚、南亚和中东)意外的没有崩溃(除日韩外)相比之下,周末中国、沙特阿拉伯和伊朗三国在北京发表三方联合声明宣布就真的彰显出了作为带头大哥促成合作共赢的战略高度。编辑于 2023-03-13 10:50・IP 属地江苏硅谷银行(SVB)银行硅谷​赞同 31​​2 条评论​分享​喜欢​收藏​申请

任泽平:硅谷银行倒闭的原因、影响及展望|资产_新浪财经_新浪网

任泽平:硅谷银行倒闭的原因、影响及展望|资产_新浪财经_新浪网

新浪首页

新闻

体育

财经

娱乐

科技

博客

图片

专栏

更多

汽车

教育

时尚

女性

星座

健康

房产历史视频收藏育儿读书

佛学游戏旅游邮箱导航

移动客户端

新浪微博

新浪新闻

新浪财经

新浪体育

新浪众测

新浪博客

新浪视频

新浪游戏

天气通

我的收藏

注册

登录

国际财经 > 遏制硅谷银行危机只剩半天,耶伦却称绝不会救市 >

正文

行情

股吧

新闻

外汇

新三板

任泽平:硅谷银行倒闭的原因、影响及展望

任泽平:硅谷银行倒闭的原因、影响及展望

2023年03月13日 01:18

市场资讯

新浪财经APP

缩小字体

放大字体

收藏

微博

微信

分享

腾讯QQ

QQ空间

安装新浪财经客户端第一时间接收最全面的市场资讯→【下载地址】

  原标题 硅谷银行倒闭:原因、影响及展望

  来源 泽平宏观

  文:任泽平团队

  近期美国硅谷银行股价持续暴跌,由于巨额亏损和被大幅挤兑,在尝试出售资产和再融资失败后,美国联邦存款保险公司3月11日称,硅谷银行被加州监管机构关闭,硅谷银行正式宣布破产。

  但是,其拥有约2090亿美元资产,硅谷银行倒闭导致美股暴跌,并引发全球金融市场恐慌情绪上升,会否重演2008年的“雷曼时刻”?未来如何演变?对中国影响多大?如何应对?

  1 原因:美联储前期直升机撒钱超发货币、后期激进加息收紧货币,引爆金融风险

  每次美联储加息总是引爆金融风险,上次是2008年雷曼时刻和国际金融危机,这次是硅谷银行宣布破产,而且不止一家,美国头部加密银行Silvergate近期爆雷后宣布停止营业。

  美联储正面临两难,通胀在高位,必须加息,但是经济衰退风险和金融机构爆雷风险,不能加息。

  2023年将是对过去几年美联储无上限QE、直升机撒钱任性超发货币的总清算,不尊重规律迟早要付出代价的,即使是美联储也不行。通胀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都是货币现象,这在经济学上就像物理学的万有引力。

  从2008年次贷危机以来,美联储过度超发货币没少给全球制造麻烦,美元嚣张的特权、货币纪律性不够和向全球过度收铸币税,导致通胀、资产价格泡沫、以硅谷银行为代表的金融机构过度投机期限错配,这极大的损害了美元的信用,并制造金融风险。

  为应对疫情和经济衰退,2020年3月美联储推出无限量量化宽松,随后承诺将长时间维持0利率水平, 直升机撒钱导致流动性泛滥。 截至2022年3月美联储宣布加息时,其资产负债表累计增长110%,达到9万亿峰值。其中准备金、财政部一般账户以及衡量剩余流动性的隔夜逆回购用量分别增长135%、57%以及712%。

  过剩流动性埋下了潜在的金融风险,银行在流动性过剩的环境下大量购入美国国债,在2020年全球大放水的环境下,银行贷款需求疲软,银行资金无处可去。2019年第四季度至2022年第四季度期间,美国银行业存款增加了超过5万亿美元,其中仅14%被用于贷款。

  同时, 隔夜逆回购账户、货币市场基金和T-Bills等收益较低。现金存入美联储隔夜逆回购账户只能获得约5bp-15bp的年化收益,货币市场基金与 T-Bills也仅有不到20bp的年化收益。截至2022年3月15日美联储宣布加息前,美国商业银行持有国债约4.6万亿美元,较量化宽松开始前增加53%。

  大幅度加息暴露潜在金融风险,2022年3月,美联储宣布开始加息,截至2023年3月,美联储累计加息450个基点,导致美债收益率快速飙升。此前在流动性宽松背景下大量购买的美债资产价格出现大幅下跌,被归类为可出售资产(AFS)的美国国债开始出现浮亏。虽然AFS亏损可以转回,但当银行开始出售AFS兑换流动性时,AFS的亏损则必须计入损失。根据FDIC数据,截至2022年第四季度,美国银行系统内未实现损失约为6200亿美元,其中可售国债及证券约为2795亿美元。

  2 引爆:激进加息导致清算时刻来临,硅谷银行破产

  美联储持续大幅加息后,美国不少金融机构成本收益倒挂,前期配置的债券面临账面浮亏,资金期限错配,难逃流动性危机,看美联储怎么收拾,存款保险、破产清算、放缓加息、注资重整等等,避免挤兑风险和传染链扩散。

  硅谷银行轰然倒下,成为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美国最大的银行倒闭案。SVB与近半数美国风险投资支持的初创公司以及44%去年上市的美国风险投资支持的技术和医疗保健公司都有业务往来。 它的突然倒闭,给整个创投圈带来了巨大的冲击:有的VC在月初就已经通知被投企业“撤资”,有的本周还在紧急转移资金。

  硅谷银行关闭凸显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激进加息的负面影响。硅谷银行业务集中在科技、风险投资等领域,相对传统银行更少依赖个人储户存款。美联储激进加息,导致债券价格下跌,商业银行存款流失过快、融资成本增加。在这种背景下,硅谷银行并没有做好准备,导致眼下的困境。

  激进的资产配置以及对利率变化的准备不充分酿成了硅谷银行今天的惨剧。

  硅谷银行作为专注于面向科技和生物技术等高科技公司的硅谷本地银行,其存款在流动性充沛时迅速扩张。截至2022年第二季度,其资产较2019年的630亿美元增至1900亿美元,涨幅约为200%。

  同样的, 硅谷银行选择配置美国国债等,较为激进。 2019年第四季度至2022年第二季度,硅谷银行资产端增长了1400亿美元;其中55%配置了MBS,7%配置在美国国债上,而现金及等价物仅6%。

  美联储加息,资产端受挫巨亏。随着美联储开启加息进程,硅谷银行资产端中的AFS(主要是国债)资产开始出现浮亏。为了遏制浮亏,硅谷银行对其AFS资产进行了重新分配。其中88亿美元的AFS资产转换到HTM资产中。但其AFS资产占比下降并不明显。持有的HTM(主要是MBS)又具有路径依赖的“负凸性(Negative Convexity)”,因此整体组合的久期随着利率的增加变得越来越长。截至2022年底,硅谷的HTM资产(主要是MBS)的久期延长至6.2年,同时持有的AFS资产(国债)录得约25.03亿美元的未实现亏损(URL)。 若计算其HTM资产浮亏,则硅谷银行在2022年底已经技术性破产,其175亿美元的未实现损失已经超过了其153.9亿美元的资本权益。

  负债端承压,流动性快速消耗,雪上加霜。美联储开始加息后高科技初创企业融资开始变得困难,并且开始消耗其存款:硅谷银行3月8日在文件中表示其客户烧钱速率是2021年之前的3倍。自2022年3月起,硅谷银行的存款项从净流入变为净流出:存款从2022年3月的1980亿美元下降到2022年12月的1730亿美元。同时活期无息存款由2022Q1峰值1280亿骤降至2022Q4的800亿,而有息存款由700亿增加至920亿,大大增加了负债端的利息支出压力。截止2022年底,硅谷银行存款成本为1.17%,该值在2021年底仅为0.04%。

  “未实现亏损”浮现,引发投资者恐慌并挤兑。随着现金资产被消耗殆尽,硅谷银行无奈出售AFS资产换取流动性。3月8日硅谷银行宣布为了重新调整资产负债表以应对存款流出并增加灵活性,决定售出210亿美元AFS资产,同时认损18亿美元。 斩仓亏损的AFS资产以筹措流动性的行为带来了存款的挤兑,而其相对集中的客户群体(科技类公司)则加速了这一“死亡螺旋”。

  3 直接影响:科技企业面临存款损失及生存困境,银行业和资本市场面临恐慌情绪传染及流动性紧张压力

  科技企业首当其冲,主要是因为在SVB银行中存款的科技企业大多为初创型的科技公司,其自身盈利能力存疑。当其融资获得的存款面临损失后,公司盈利是否能够覆盖其日常运营。在流动性宽裕时期融资较容易,初创型科技企业或许可以找到其他资金。 但在目前流动性偏紧的时期,初创企业是否能够继续顺利融资还有待观察,未来或将出现科技企业破产。

  海外科技企业正在发酵硅谷银行破产风波。据报道,将近200家英国科技公司发函财相求干预,英国子公司料将宣布破产,且已经停止交易,也不再吸收新客户。能否拿到存款和给员工发薪水的疑虑在该国初创企业创始中引发了恐慌。约180家科技公司的负责人致函英国财政大臣杰里米·亨特请求政府出手干预。 硅谷银行在加拿大、丹麦、德国、印度、以色列和瑞典等国家都有分行。

  美国银行系统面临信任危机和传染效应。由于SVB的商业模式有其特殊性,其客户的相对集中化, 加速了存款的挤兑,但并不代表SVB将是一个特例。 除SVB银行外,第一共和银行等其他经营方式和客户构成较为类似的银行或也将面临相似的窘境。

  资本市场面临恐慌情绪传染和流动性紧张。虽然SVB事件主要暴露的是潜在金融风险,但受SVB经营性质影响,其与科技行业息息相关。 自SVB事件出现以来,美国三大股指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下跌。其中纳斯达克指数下跌4%,道格琼斯指数下跌3%,标准普尔下跌3.7%。可以看到以科技股为主的纳斯达克指数下降较大,主要有两方面原因。SVB事件引发市场对银行业流动性的担忧,导致风险资产价格全线下挫。美国科技股受益于近十年来美国的低利率货币政策,其估值较高。未来随着美联储更高更长的加息目标叠加金融风险,估值获将难以持续。

  4 “雷曼时刻”会否重演:美联储尚有弹药避免流动性危机,风险点来自于中小银行和错过应对时间窗口

  虽然硅谷银行危机的本质还是其流动性出现了问题,但从目前美国流动性总量上来看,我们认为距离出现流动性危机仍有一段距离。

  美国流动性仍有余地:1)隔夜逆回购账户虽承载了一部分准备金挪出的需求,但整体处于高位,未来仍有释放流动性的能力;2)美国财政部一般账户处于低位,在债务上限到来之前不会挤出市场流动性。

  自缩表以来,美联储资产负债表累计减少6千亿美元。其中,准备金和TGA账户较高点分别下降30%和83%,但隔夜逆回购账户并未出现显著下降。截至2023年3月8日,隔夜逆回购账户余额约为2.5万亿美元,较高点下降3%,仍处于高位。

  屡超预期的就业数据和美联储坚定的抗通胀信心导致货币基金存在久期厌恶情绪,更倾向于保存流动性,支撑隔夜逆回购账户余额。虽然短债利率在部分时间高于隔夜逆回购利率,但在未来美联储加息路径不确定的前提下,购买短债收益并不能保证。因此,货币市场交易者更倾向于配置高流动性资产。

  无论是美元在岸流动性亦或是离岸流动性,尚未显现整体流动性危机的信号出现,事件演变取决于美联储不能错过应对时间窗口,避免“雷曼时刻”重演。回购便利工具(SRF),贴现窗口工具(DW)、FRA-OIS利差以及中央银行流动性互换工具都未出现大幅使用的情况。截至2023年3月,回购便利工具用量为0。FRA-OIS利差为5bp,较2022年11月的高点大幅下降45bp。从海外流动性看,中央银行流动性互换工具使用量为4亿美元,较高点下降5千8百亿美元。

  随着美联储持续加息,市场上的“便宜钱”逐步消失。政策性利率抬升,贷款需求受压制。美国银行贷款年利率约为7.75%,大幅高于加息前的3.25%。同时,联邦贴现窗口工具融资额近期出现小幅回升,似乎预示着流动性紧缩开始出现。截至2023年3约8日,联邦贴现窗口工具融资额约为45.8亿美元。我们认为有三个原因,一是小型银行流动性减少,二是小型银行AFS投资组合的未实现亏损增加,三是大型银行通过贴现窗口进行流动性防御。

  未来的系统性风险或来自小型银行,关注点在商业地产。虽然美国总量流动性目前仍处于宽松状态,但其流动性分布却并不平衡。根据FDIC的数据,截至2022年底,美联储准备金中72%的流动由1%的银行持有。因此,在 面对美联储加息缩表时,小型银行所面临的风险敞口显著大于大型银行。截至2023年,美国小型银行存款准备金与资产比基本回归2019年水平。同时,小型银行贷款占比较高的商业地产,受疫情影响表现平平,此前的黑石商业地产违约也可以体现。因此,未来美国流动性风险或将集中在小型银行身上。

  5 对中国影响及应对:警惕海外金融风险传导,发展是防风险最好的根基

  美联储的应对策略是影响本次事件未来走向的关键变量。美联储已经确定3月13日上午11:30(北京时间周一晚11:30)开启紧急闭门会议,评估并决定联邦储备银行的预付利率和贴现率。

  若美联储及时干预救市,挤兑风险得到遏制,风险将可控。

  硅谷银行破产如果不控制好,将引发金融恐慌甚至危机,分为三波:第一波美国股市暴跌,流动性紧张,叠加美联储过去持续的加息,雪上加霜;第二波,向海外传染,引发全球金融市场动荡,波及全球金融投资投资者;第三波,全球经济衰退。

  如果是第一种情况, 对中国的影响 有限。

  但如果出现第二、三种情况,表明美联储应对不得力,则需要注意金融风险的传染效应。

  对中国的影响主要体现在:

  首先是科技产业链出口。由于SVB银行所涉及的公司行业均为科技型企业,科技行业企业受影响最为严重。若科技公司受本次事件影响出现破产,无疑会波及中国技术相关产业链的产品出口。

  其次是恐慌情绪蔓延和外资抽逃。流动性危机将导致严重的流动性通缩,海外投资机构流动性紧张从而抛售资产。资金进一步回流美国自保,从而引发全球金融市场调整。

  若全球陷入深度衰退,外需将急剧下滑,贸易收缩。若任由风险蔓延,则会导致美国流动性本就偏紧的小型银行率先暴雷,进而传导至中大型银行,再次重演雷曼时刻,企业陷入资产负债表衰退。波及全球需求。

  如果美联储处理不好,将导致民众对金融机构的信任危机和挤兑风险,希望美联储能吸取2008年的教训,避免重演2008年雷曼破产的覆辙,及时止住传染链条,不要波及全球。

  当前中国经济正处于复苏的通道,打铁还得自身硬,中国当务之急是发展经济,全力拼经济,发展是防风险最好的根基。如果能够启动以新基建新能源领衔的扩大内需经济复苏计划,提振市场主体信心,有望化危为机,就像2009年一样,如果应对有力,2023年中国经济有望重新引领全球。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责任编辑:王涵

文章关键词:

资产 美联储 硅谷银行 加息 美元

相关专题:

遏制硅谷银行危机只剩半天,耶伦却称绝不会救市专题

VIP课程推荐

加载中...

APP专享直播

上一页下一页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相关新闻

加载中

点击加载更多

财经头条作者库

最近访问

我的自选

01/无惧高利率 是哪些美国人用300万美元现金买房02/恐慌指数一周暴涨超30% 金融股抛售冲击波何时到头03/重磅经济数据即将发布 中国经济有望迎来“开门红”04/硅谷银行引爆雷区: IPO冰封,风投“冬眠”05/个税新一轮改革酝酿中: 综合所得将扩围、完善专项附加扣除06/湖北仅靠“大额补贴”拯救汽车产业? 新能源赛道已开启“超车”模式07/车市2023年第一季价格战 为何如此凶猛08/领克将推 “混合制”渠道模式09/科创50公司超七成业绩增长 境外指数ETF规模近25亿10/多部委表态预期改善 经济有望向潜在增长水平回归

01/决堤了!拜登宣布:紧急状态!02/央行重磅数据出炉,商务部发声!硅谷银行破产…周末影响一周市场的十大消息(新股+点评)03/耶伦:监管层对硅谷银行案的关切重点是保护储户 而非投资者04/遏制硅谷银行危机只剩半天,全球监管寻对策,耶伦却称绝不会救市,神秘中东买家或拿下SVB英国分行05/周末这些重要消息或将影响股市(附新股日历+机构策略)06/中国队夺冠!林孝埈摘金!谁也拦不住!07/硅谷银行破产冲击蔓延!这些上市公司回应!众多美元基金受影响几何?08/从硅谷、伦敦到孟买,SVB风暴波及全球:投资人受惊,初创企业受伤,少数庆幸转出了资金,更多还在焦虑等待09/这一欧盟国家,从俄罗斯进口额创历史新高→10/硅谷银行在倒闭前几小时就发放了全公司的奖金

01/最高人民法院院长简历02/国家监察委员会主任简历03/执掌5年,易纲留任央行行长04/两会|程蓓:金融体制改革开启金融业发展新征程05/两会|容永祺:允许香港保单现金价值或理赔款项汇回内地

7X24小时

徐小明 凯恩斯 占豪 花荣 金鼎 wu2198 丁大卫 易宪容 叶荣添 沙黾农 冯矿伟 趋势之友 空空道人 股市风云 股海光头

杨伟民

李宗光:

信贷为何这么强?

温彬:

2月新增信贷创同期历史新高

李庚南:

金融监管改革还留有多少悬念

张瑜:

今年核心通胀是否无忧了?

鲁政委:

剔除春节后,CPI是强是弱?

交易提示

操盘必读

证券报

最新公告

限售解禁

数据中心

条件选股

券商评级

股价预测

板块行情

千股千评

个股诊断

大宗交易

财报查询

业绩预告

ETF期权

类余额宝

基金净值

基金对比

基金排名商品行情

外盘期货

商品持仓

现货报价

CFTC持仓

期指行情

期指持仓

期指研究

行业指数

权重股票

期货名人

专家坐堂

高清解盘

期货入门

各国国债

期市要闻

期货研究

机构评论

品种大全外汇计算器

人民币牌价

中间价

美元指数

直盘行情

所有行情

美元相关

人民币相关

交叉盘

拆借利率

货币分析

机构观点

经济数据

专家坐堂

分析师圈

国债收益率

全球滚动

CFTC持仓

比特币外汇计算器

黄金资讯

白银分析

实物金价

ETF持仓

黄金TD

白银TD

金银币

专家坐堂

基础知识

现货黄金

现货白银

现货铂金

现货钯金

高清解盘

黄金吧 白银吧

黄金分析

CFTC持仓

叶檀

凯恩斯

曹中铭

股民大张

宇辉战舰

股市风云

余岳桐

股海战神

郭一鸣

赵力行

叶檀

凯恩斯

曹中铭

股民大张

宇辉战舰

股市风云

余岳桐

股海战神

郭一鸣

赵力行

董明珠还能为格力奋战多久?|《至少一个小时》

梁建章:中国人口衰竭的速度前所未有

冷友斌回应网友质疑:说价格高 对飞鹤不公平!

王中军:我喜欢比较“江湖”一点的人

梦若神机0:昨晚美股又大跌,但今日长阳看法不变 蜜瓜丰县王沟周口村:看见有人发了个酱油榜,以为海天反转了 心若向往小草:昨晚美股大跌,美股中概股暴跌 大表哥侃投资:宁德时代2022年Q4实现营收1183亿 深圳股侠2021:从年初特斯拉启动大幅降价 麻辣新鲜:昨晚虽然公布的美国首次领取失业金数据超预 二姐bao0610:特斯拉本月下跌超11% “木头姐”又出手买入近7万股 桃金金qq:晚上传出鸿博股份采用英伟的芯片被禁运

03-17

苏能股份

600925

6.18 03-17

海通发展

603162

37.25 03-16

联合水务

603291

5.86 03-15

东和新材

839792

8.68 03-13

安达科技

830809

13

投顾直播

更多>

产品入口: 新浪财经APP-股票-免费问股

新浪财经意见反馈留言板

新浪简介|广告服务|About Sina

联系我们|招聘信息|通行证注册

产品答疑|网站律师|SINA English

Copyright © 1996-2023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

五个问题,看懂硅谷银行破产始末--经济・科技--人民网

五个问题,看懂硅谷银行破产始末--经济・科技--人民网

首页

党政

党网 ・ 时政

人事

反腐

理论

党史

党建

要闻

经济 ・ 科技

社会 ・ 法治

文旅 ・ 体育

健康 ・ 生活

国际

军事

港澳

台湾

教育

科普

观点

人民网评

三评

人民财评

人民来论

人民访谈

人民体谈

互动

领导留言板

强国论坛

828企业服务平台

人民投诉

“大思政课”云平台

可视化

视频

图片

图解

灵境・人民艺术馆

相约体彩

地方

雄安

举报专区多语言

合作网站

毛主席纪念堂

周恩来纪念网

邓小平纪念网

人大新闻网

工会新闻网

中国侨联

学习强国

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

中组部12380举报网

全国哲学社科工作办

中国统一战线新闻网

旗帜网

国家保密局

科普中国

知识产权

文化企业社会责任报告发布平台

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

中国国家人文地理

登录

退出

人民网+

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领导留言板

强国论坛

人民视频

人民日报报系

人民日报

人民日报海外版

中国汽车报

中国能源报

健康时报

证券时报

国际金融报网

讽刺与幽默

中国城市报

新闻战线

人民论坛

环球人物

中国经济周刊

民生周刊

国家人文历史

人民周刊

人民数字

旗下网站

全国重点实验室

环球网

海外网

人民图片

人民网研究院

人民慕课

创新服务平台

人民网智慧党建体验中心

828企业服务平台

人民云

人民网>>经济・科技

五个问题,看懂硅谷银行破产始末

2023年03月14日08:52 | 来源:中国新闻网

小字号

中新网3月14日电 (中新财经 宫宏宇 谢艺观)过去的几十个小时,美国硅谷银行倒闭事件以席卷之势登上了全球各大媒体头条。这家曾在美国科创圈风靡一时、拥有2090亿美元资产的明星银行于3月10日被美国联邦存款保险公司(FDIC)接管,宣告破产。

尽管美国政府宣布将采取行动来支撑存款,但这场风波给美国金融系统等带来的震动还远远没有结束。

是谁“杀死”了硅谷银行?又有谁要为这场风波买单?中国股市会不会受到影响?从几个问题展开,我们可以窥见硅谷银行倒塌的逻辑与影响。

美国联邦存款保险公司(FDIC)发布公告称,美国硅谷银行10日被美国加利福尼亚州金融保护和创新部关闭,并指定美国联邦存款保险公司为接管方。

为何骤然倒闭?

“用别人存在自己手里的钱进行投资,遭遇亏损,又遇到存款人‘催债’,最终没钱偿还。”有人这样形象地比喻硅谷银行倒闭过程。总体来说,其破产是由自身资产错配这一内因和美联储加息等外因共同导致的。

硅谷银行崩溃的故事可以从2020年说起。当时,美国推行货币宽松政策,硅谷银行从硅谷等地科创公司处吸收了大量的不计息活期存款。而为了存款产生收益,硅谷银行在资产端配置了大量的长久期持有至到期债券,占比一度高到60%。

从2021年开始,美国进入加息周期,使得持有美国国债、政府支持机构债券、MBS等各类美元计价债券的金融机构出现了大量的浮亏,而硅谷银行由于债券持有量在总资产中占比较大,浮亏尤为突出。

行至2023年,受经济不景气等因素影响,一些储户公司融资变得困难,向银行取款的需求加大,而银行吸收存款变得艰难。受消息面影响,3月9日,投资者和储户试图从硅谷银行提取420亿美元,这是10多年来美国最大的银行挤兑之一。硅谷银行不得不抛售债券以偿还本息,银行的利润和资本被大幅侵蚀。

9日,硅谷银行母公司硅谷银行金融集团的股票价格在9日暴跌超过60%,10日暴跌68%,进入停牌状态。

硅谷银行股票走势。

要“买单”的储户都有谁?

在硅谷银行陨落之时,银行遗留的巨额储户存款成了大难题。

FDIC发布的公告显示,截至2022年底,硅谷银行存款总额约为1754亿美元。这些存款的来源,除了散户,还有许多为人所熟知的大型企业。

如,美国流媒体服务商Roku称,公司26%的现金储备都存放在硅谷银行,且多数未投保。稳定币巨头Circle表示,该公司约400亿美元的USD Coin储备中,有33亿美元在硅谷银行。“元宇宙第一股”Roblox表示,其30亿美元现金中的5%存在硅谷银行。

正是由于硅谷银行储户群体的特殊性,其破产带来的“次生”危机引发着不少担忧。

彭博社12日报道,包括红杉资本在内的约125家风投公司签署声明,呼吁限制该银行倒闭的影响,并避免科技公司可能出现的“灭绝级事件”的一部分。

当地时间3月12日,美国财政部、美联储、FDIC发布联合声明:从3月13日周一开始,储户可以支取他们所有的资金。与硅谷银行破产有关的任何损失都不会由纳税人承担。

是否会导致美联储停止加息?

美联储连续加息是击垮硅谷银行的主要原因之一,而银行的倒闭也开始让业界担心其他同样处在“存款荒”和债券浮亏困境中的美国中小银行是否能抵御住利率继续上行的压力。

兴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鲁政委表示,未来,若美联储继续收紧货币政策,存款增速持续下滑,或将有其他银行迫于无奈抛售债券,进而侵蚀利润和资本,出现类似硅谷银行的情况。“在这其中,存款稳定性相对较差的部分中小银行风险或更容易出现风险。”

据媒体报道,最近一段时间,除硅谷银行外,美国Silvergate Bank、Signature Bank也已破产倒闭。

在此背景下,有声音称,硅谷银行破产事件也许会导致美联储放缓或停止加息。

中国银行高级研究员王有鑫对中新财经表示,为避免信心不足导致挤兑和抛售等危机对金融系统带来更大的冲击,美联储后续在政策制定时将更加慎重,更多关注对金融稳定的影响,调整加息节奏将是当下最有可能发生的事情。

“目前看,3月议息会议上美联储加息50个基点的概率已大幅降低。鉴于目前相关风险仍在发酵,市场情绪比较脆弱敏感,美联储已开始采取行动,创建新的银行期限资金计划向符合条件的储蓄机构提供额外资金,不排除美联储在3月议息会议上暂停加息的可能性,以更好的平息市场恐慌,为后续操作留足空间和余地,避免政策过快收紧导致经济硬着陆发生。”王有鑫称。

是否会引发新一轮金融危机?

硅谷银行破产后,美股很快感受到了“寒意”。3月10日,美国银行业股票集体跳水,摩根大通、美国银行、富国银行和花旗集团四大银行的股价大跌,总市值蒸发了约500亿美元。11日,纳斯达克指数下跌近200点,跌幅1.76%;道琼斯指数跌破32000点整数关,跌幅1.07%。

风波也在向美国以外的国家传导。英国财政部表示,硅谷银行英国有限公司将进入破产状态。英国政府正在研究融资解决方案,以帮助硅谷银行在英国的数百家客户履行现金流义务。韩国央行表示正在密切关注任何对利率、股价、汇率和资本流动的影响。

如此大范围的影响不禁让许多人联想到2008年由雷曼兄弟破产而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硅谷银行的崩溃究竟是否会成为诱发更大危机的导火索?

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副所长、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副主任张明认为,硅谷银行事件对美国风险投资体系、科技初创企业已经产生了一定负面影响,也对与硅谷银行有联系的中国科技型企业产生了一定冲击,但从美国政府新的解决方案来看,后续直接冲击较为有限。

王有鑫也表示,考虑到目前联邦存款保险公司和美联储已出手,承诺充分保护所有存款人,为银行体系提供紧急流动性支持,这些行动将减轻投资者和储户对金融系统稳健性的担忧,降低挤兑风险的发生和蔓延,有利于支持金融稳定。

不过,王有鑫也提到,考虑到当前的利率和流动性环境已发生根本变化,部分金融机构在经济下行阶段承受的资产负债错配风险不断加大,目前风险尚未充分暴露,对此应高度警惕。

对中国公司、股市有什么影响?

该事件也影响了部分中国公司,不过目前看来这种影响是有限的。截至发稿时,有20余家中国上市公司在交易所、互动平台发布相关消息。

其中,诺亚控股、�也┮搅�-B、北海康成-B等十余家港股上市公司均发布公告,披露了在硅谷银行的存款额或存款占比,并表示对公司影响并不重大。

A股市场上,九安医疗发布的公告显示,截至3月10日,公司及子公司在硅谷银行的存款金额,占公司现金类资产及金融资产总额的比例约5%。此外,不少公司也紧急澄清未在硅谷银行储蓄。贝康医疗-B、康方生物-B、歌礼制药-B等港股上市公司公告称,未曾与硅谷银行有业务合作,或未持有银行账户或存款。

前海开源基金首席经济学家杨德龙判断,“目前硅谷银行倒闭的影响并未传导到A股市场,大家可以静观其变,不必过于担忧。”

张明也分析称,从目前来看,硅谷银行事件对中国金融市场冲击非常有限。但对中国的主权投资者与私人投资者而言,硅谷银行事件向他们再度提示了大规模投资美国金融资产可能面临的市场风险。

“通过各种方式以较低成本实现资产多元化,依然是中国投资者面临的当务之急。”张明提到。(完)

(责编:王震、陈键)

关注公众号:人民网财经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推荐阅读

打通供水“最后一公里” 鄂北二期工程初步设计获批复

  人民网北京3月13日电 (欧阳易佳)据水利部消息,近日,鄂北地区水资源配置二期工程(以下简称“鄂北二期工程”)初步设计正式获湖北省水利厅批复,项目在全面开工建设的进程上又迈出坚实的一步。 鄂北二期工程为Ⅱ等大(2)型工程,主要是新建鄂北总干渠各分水建筑物至各受水对象间的输水线路,线路全长332.7公里。…

市场监管总局:推进诚信计量体系建设 构建放心消费环境

  人民网北京3月13日电 (记者孙博洋)记者从市场监管总局了解到,近年来,市场监管总局持续推进诚信计量体系建设,优化消费环境,推动社会信用体系高质量发展,取得显著成效。 近年来,市场监管总局先后印发了《市场监管总局关于加强民生计量工作的指导意见》《市场监管总局办公厅关于推进诚信计量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系统推进法治监管、信用监管、智慧监管为抓手,全面推进诚信计量体系建设。…

相关新闻

观天下 | 又一银行爆雷倒闭 拜登政府急施干预综述:美国银行接连“爆雷” 美监管当局严防“传染”美联储公布新融资计划应对硅谷银行破产事件硅谷银行倒闭危机蔓延 美政府“定心丸”能否救急?晋商银行把“遗忘”十八年存款送到储户家中央行报告:包商银行风险处置工作即将收官日本因新冠疫情破产的公司数量已增至142家日本100家企业受疫情影响宣告破产

客户端下载

人民日报

人民网+

手机人民网

领导留言板

人民视频

人民智云

人民智作

热门排行

1和美乡村蓝图既绘美好可期2夯基建、扶平台、强监管:数字经济领跑动…3绘说两会 | 7个关键字带你领略新起点…4文旅部:推动建议提案落地见效 2022…5中国国际专利申请量稳居世界首位(海外声…6扩大内需提质增效 汽车产业迈向高质量发展7神舟十五号航天员乘组计划6月返回地面8政策送暖强信心 消费复苏按下“快进键”9“中国将为世界带来更多惊喜”(海外关注)10勇当中国式现代化开路先锋 共绘交通强国…

微信扫一扫提供新闻线索

人民日报社概况

|

关于人民网

|

报社招聘

|

招聘英才

|

广告服务

|

合作加盟

|

供稿服务

|

数据服务

|

网站声明

|

网站律师

|

信息保护

|

联系我们

人民日报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5363263    举报邮箱:jubao@people.cn

人民网服务邮箱:kf@people.cn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5363636    举报邮箱:rmwjubao@people.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1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1-20060139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广媒)字第172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4065 |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京网文[2020]5494-1075号 |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京)字121号 | 京ICP证000006号 | 京公网安备11000002000008号

人 民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1997-2023 by www.people.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评论

分享

关注

微信微博快手

第一时间为您推送权威资讯

报道全球 传播中国

关注人民网,传播正能量

返回顶部

一文读懂硅谷银行破产背后原因:美联储加息或构成对硅谷银行的双杀_腾讯新闻

一文读懂硅谷银行破产背后原因:美联储加息或构成对硅谷银行的双杀_腾讯新闻

一文读懂硅谷银行破产背后原因:美联储加息或构成对硅谷银行的双杀

【文/观察者网专栏作者 闻博】

近日,国际金融圈的头号新闻无疑是美国硅谷银行暴雷。

从上周三(3月8日)开始仅仅经过两天,资产规模超千亿美元的硅谷银行(Silicon Valley Bank,SVB)便宣布因资不抵债,被美国监管机构接管。美国股指应声大跌,中文自媒体纷纷跟进,其中不乏大喊“第二次雷曼时刻”的鼓噪。

美媒相关报道

这次暴雷究竟是怎么回事?真的是“雷曼第二”么?更重要的是,中国金融业是否会受到牵连?

虽然目前事态还在发展中,但是有必要静下心来梳理一遍来龙去脉,避免没有必要的恐慌情绪。

问题出在哪里?

首先,简单回顾一下硅谷银行的问题是怎么产生和发酵的。

大家都知道银行的利润主要来自于借贷业务的利息差,因此只要有机会,银行是不会把客户的存款留在自己账上的,而是会尽量借贷出去,特别是通过购买各种债券。

硅谷银行的主要资产与负债变化 (图源:金融时报)

而如上图所示,自疫情开始以来,硅谷银行就开始面临烦恼:美国的刺激政策带来大量存款,而宽松政策又把利率打到几乎为零(0.08%),手里的钱开始变多而市场上的钱更多,很难贷出去;于是硅谷银行选择一股脑儿地用这些钱买了各类债券,其总量高达910亿美元,而且其中大部分是中长期的房贷抵押证券和美国国债。

这里解释一下国债的一些金融属性,具备一定金融基础的读者可以跳过。

简单来说,国债就是以一定价格买入,比如95元,国家承诺购买人在国债到期时,比如两年后偿付面值100元,其中的价差5元便是利息,利率是5/95/2=2.63%。如果在到期前国债不能交易,那这种国债就没啥流动性,持有者只能持有到期换取本息。但很多情况下,国债在到期前是可以自由买卖的,因为在金融市场上一切有价值的东西都可以买卖,国债这种非常安全的产品自然也不例外。

有买卖自然有价格,而到期前国债的价格则取决于市场当时的利率。这里我们设想一下利息上升到了3%会如何:如果此时存一笔94.34元在银行,两年后可得本息共100元,因此,投资人是不会接受出价高于94.34元的国债转让的。换句话说,利息上升,国债的市场价会下跌。而且通过类似计算不难得出:债券的期限越长,其价格受到利率变化的影响越大,当利率上升时,长期债券的价值会比短期债券下降得更快。

如果理解了以上内容,那恭喜你,你已经了解了硅谷银行的主要问题了。

随着去年美国利息大幅攀升,一方面,各类中长期债券的市场价值迅速缩水;另一方面,由于利息高企,市场上的融资越来越困难,存款资金自然越来越少。偏偏硅谷银行的客户又主要都是科技公司和初创企业,融资是这些企业的生命。

因此,美联储的加息政策构成了对硅谷银行的双杀:既给它的资产端造成不小损失,又迫使它的客户不断收回存款,最终导致上周硅谷银行的技术性资不抵债,随之而来的是一天420亿美元的挤兑,使得流动性危机彻底爆发。

一年多来美联储的加息力度

但是,这并不是问题的全部。

以上问题可以说很多美国银行多少都会面临,并不是硅谷银行所独有,而这次偏偏是硅谷银行捅了篓子。目前来看,导致其短短两天内被接管的主要原因必然不仅限于此。

比如,经营业务过于单一。

作为硅谷本地的银行,硅谷银行所服务的客户,自然也就集中于创业公司、高科技公司等类型的企业。这些企业在过去长达10多年的经济繁荣中获得了惊人的增长,这无疑给硅谷银行带来了巨大的业务增量,但同时也让硅谷银行的业务越来越趋向于同质化,换句话说就是分散风险的功能远弱于一般的银行。

同时,正是由于硅谷银行的主要客户都是类似的高科技企业,因此大量企业客户使得硅谷银行的客户结构高度趋向于大客户,也就是说大部分客户存款都是大于25万美元的存款保险限额。这使得一旦危机爆发,有95%的存款是不能直接被美国的存款保险保障的。

此外,银行的风控也出了大问题。

经过2008年经济危机以后,不论是监管机构还是银行自身,对于风险管理的要求都远高于以往。因此,如今在银行内部,风控部门或者说风险管理部门,往往是独立于财务部门,并单独向CEO汇报的。绝大多数银行都会设立一个首席风险官(Chief Risk Officer,CRO)的职位平行于首席财务官(Chief Financial Officer,CFO),两者平行向CEO汇报,以保证风控业务的独立性。

然而,根据过去两年的监管报告,硅谷银行从去年4月到今年1月间,有长达8个多月的CRO空缺,而回过头看,这段时间又正好是该银行风险迅速积累恶化的阶段。虽然现在要评价CRO的缺位究竟对这次暴雷事件起到多大作用还为时尚早,但对于一家中等规模的银行来说,这种缺位是极不正常的。进一步挖掘之下,可能会有更多内部管理和不作为的情况被曝光出来。

目前国内很多舆论把焦点放在曾在雷曼兄弟担任过投资高管、现任硅谷银行首席行政官(CAO)的Joseph Gentile身上,但CAO不是CEO,他只负责行政事务,并不参与投资决策和风险管理,因此仅仅因为其雷曼的履历就言之凿凿,有背景歧视的嫌疑。这种“奇妙的关联”确实是很多吃瓜群众的兴奋点,不过不能因此忽视关键时期长期空缺首席风险官这一重大异常。

更详细的情况,其实从硅谷银行每年度按要求提交的监管报告就能看出端倪。

按照美国联邦监管法案要求,所有上市公司,包括银行,每年度都要向美国证监会提交被称为10-K表的披露报告,这份报告会详细反映该公司的财务运行状况,其中自然包括各项风险披露。笔者对比了2021和2022会计年度的10-K表,注意到了两年度中在关于利息风险的评估上存在不小瑕疵和信息缺失。

例如,在2021年度的报告里,硅谷银行披露了在利息上升200个基点(也就是2%)的情况下,公司的金融资产和利息收入的变化预测。可以看到,硅谷银行所做的最坏假设也不过是利息增长2%,而实际上美联储加息达到了4%以上,远远超出了风险预测的最坏假设。即使在2%的加息假设下,硅谷银行的权益经济价值也会向下打七折,可想而知在4.5%的加息力度之下,其资产减值会有多严重了。

2021年度硅谷银行(SVB)的利息风险评估报告(图源:2022年初SVB提交的10-K表)

同时,在危机爆发前1个月提交的2022年度披露中,同一部分的表格中却缺失了关键的资产价值风险评估,这部分就像从表格里被人抠去了一般。

照理来说,这种类型的信息披露报告应当做到连续年度的信息连贯和一致性,这一重要信息缺失显得极不正常,不知信息披露时是否已经引起监管部门的关注。

2022年度SVB的利息风险评估报告(图源2023年初SVB提交的10-K表)

换句话说,硅谷银行既严重低估了加息的可能幅度,也在关键年份没有提供详细的资产风险评估。这点联系到CRO职位的长期空缺,可以预测在事后责任追溯上,相关高管逃不了责任。

监管上的疏失

另一个问题是,为什么作为银行业监督标准的《巴塞尔协议》(Basel III)没能预防这次事件?

要知道Basel III有两个核心指标:LCR与NSFR。前者叫流动性覆盖率,衡量高质量可流动性资产对于银行短期现金流的支持程度;后者是净稳定资金比率,评估按照流动性加权后的资产负债情况,其中对于长期债券的权重赋值为0。

通俗点说,如果按照这两个核心监管指标披露,资产端大半是长期债券的SVB早就应该在流动性指标上报红灯了。然而,市场和监管为何没能通过披露信息提前发现问题?

关于这点,也不难从SVB的公开披露中找到关键:

呃……“由于资产少于2500亿美元,本银行属于监管要求的第四类银行,故不必遵守美联储关于LCR及NSFR的监管要求。”

本来,虽然Basel III作为非强制规范是针对大型的国际银行的,但是国家在实践中会对整个银行业实施Basel III,从严监管没有问题。但美国作为金融业游说事业繁荣的国度,监管机构便真的只对大型国际银行“从严”,SVB这种地方性银行自然成了监管死角。

金融危机又要来了吗?

以目前的情况来看,SVB和纽约签字银行的关闭可以说是近期重大事件,已经震动了银行业,并引发了对金融系统稳定性的担忧。这两家银行是科技公司和加密货币公司最大和最突出的贷款人之一,它们的倒闭使许多客户和债权人陷入困境。

然而,现在还很难说是否会引发更深层次的危机,影响其他银行或市场。

目前暴露出来的资金缺口有限,美国政府和监管部门已经迅速采取了救市行动填补缺口,以安抚储户并防止事态扩散和危机蔓延。

美联储、财政部和联邦存款保险公司宣布了紧急措施,以支持所有的存款,提供流动性支持,促进有序的解决和监测市场发展。拜登也表示,他会与国会合作,通过立法来加强金融监督和消费者保护。

鉴于拜登本人并不具备深厚的金融背景,估计他的决策也不会偏离目前银行业与行业监督机构的决策建议。并且,明年的美国大选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今年的经济形势,因此虽然情况严重,但美国当局为了各种利益,也有动机进行积极协调、应对和干预,以控制损失、恢复信心。结果如何将取决于这些措施的效果如何,以及是否有任何不可预见的冲击或并发症可能使危机恶化。

同样,此事对亚洲金融市场及其稳定性的影响将是负面的,但还是比较有限;主要的传播渠道是通过贸易、投资和市场情绪波动。

贸易方面,这两家银行是在亚洲有大量业务和客户的科技公司和加密货币公司的主要贷款人。它们的失败可能会扰乱这些行业的供应链、支付和融资运行,影响亚洲的出口商和进口商。

投资方面,这两家银行也是亚洲初创企业的积极投资者,特别是在金融技术、电子商务和生物技术领域。它们的倒闭可能会减少这些企业的资金供应,并降低其估值和退出机会。

市场情绪上,可能会削弱投资者对美国银行系统的信心,并引发全球投资者向安全地带逃离。这可能会导致一些亚洲经济体的资本外流、货币贬值和借贷成本上升,特别是那些基本面较弱或对美国市场风险较高的经济体。

然而,这些影响可能会被几个因素所缓解,比如:

1.美国市场对问题的有效遏制,阻止危机蔓延;

2.亚洲经济体的复原力,疫情基本结束后,这些经济体都恢复得不错;

3.亚洲贸易和投资伙伴本来就更具多样化;

4.大多数亚洲中央银行充足的外汇储备和政策缓冲;

5.对黄金的强劲需求,这是亚洲投资者的传统避险资产。

因此,虽然短期内可能会有一些波动和不确定性,但亚洲金融市场有望保持稳定,并经受住硅谷银行和纽约签字银行破产所带来的冲击。

对中国金融市场来说,硅谷银行的风险事件也具有相当大的参考意义。

对于经常关注金融新闻的读者来说,想必对去年以来存款总量不断上升以及越来越多的大规模提前还贷并不陌生。可以说,这和硅谷银行在2020年出现存款大量增加,而同时又很难借出贷款的情况是非常相似的。

特别是考虑到硅谷银行和一些地方的村镇银行在各自的金融系统中都算不大不小的金融机构,又在一定程度上处于监管的焦点之外,因此它们所面临的系统性问题也是类似的。

虽然眼下的基本经济和金融形势决定了我们短期内不会出现大幅加息的情况,但是美国的前车之鉴对我国的金融业和监管部门仍具有不可忽视的借鉴意义。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观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关注观察者网微信guanchacn,每日阅读趣味文章。

48小时闪崩,硅谷银行破产的原因、教训与启示_澎湃号·政务_澎湃新闻-The Paper

闪崩,硅谷银行破产的原因、教训与启示_澎湃号·政务_澎湃新闻-The Paper下载客户端登录无障碍+148小时闪崩,硅谷银行破产的原因、教训与启示2023-03-18 09:47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政务字号原创 李伟 长江商学院以银行为代表的金融机构在本质上是一个风险管理的机器,它要追求风险与收益的平衡,要在控制好风险的前提下尽可能追求高回报。这不是一个容易的事情,但这也是中国经济要获得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从这一点来说,硅谷银行的破产给中国银行业带来了许多重要的启示,值得我们去深思。作者 | 李伟来源 | 财新网李 伟长江商学院经济学教授长江商学院案例研究中心主任长江商学院中国经济和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主任亚洲市场副院长银行最怕什么——挤兑,硅谷银行最近的倒闭完美诠释了这一点。和绝大多数银行破产的经历类似,银行先是经营陷入困难,再是相关消息走漏风声,银行客户争相取出存款,最后是银行流动性枯竭,各处求助却屡屡碰壁,此时倒闭成为迫不得已的选择。虽然硅谷银行的破产是2008年以来美国最大的一次银行破产事件,但从资产上来说,硅谷银行算不上是一个大银行。公开资料显示,截至2022年12月末,硅谷银行的总资产为2120亿美元,而在同一时间节点,花旗集团的总资产高达24224亿美元,后者是前者的11倍多。另外,硅谷银行主要为机构服务,机构不同于个人,个人存款的暴雷往往会对社会公众产生巨大的负面效应,而机构存款的危机对社会公众的直接影响相对较小。然而,当硅谷银行破产、被监管机构接收的时候,其迅速成为了各大媒体的头条消息。为什么一个规模有限的、主要面对机构客户的银行,在发生危机时会引起这么大的市场反响呢?银行的两种危机银行危机一般分为两种,一是偿付性危机,即银行在经营过程中发生了亏损,亏损的金额甚至超过了银行的资本金,银行出现了资不抵债的问题。在这种情况下,银行客户(无论是个人还是机构)一般会争相涌进银行提款,因为去得晚了可能银行就没钱兑现存款了,这样的局面意味着客户的存款会发生亏损。很明显,在这种情况下,银行仅剩倒闭一条路可走。二是流动性危机,这种情况一般指的是银行在经营过程中并未出现资不抵债的问题,但储户却因为种种原因而涌向银行取款,银行一时之间拿不出那么多的现金,结果导致银行入不敷出,这最后同样会导致银行破产。银行的这两种危机都是银行本身的经营特点所造成的。从原理上说,储户将资金存入银行获取利息,这些存款的期限是不确定的,其中相当大的一部分都是活期存款。对储户来说,资金的安全是第一位的,其次才是收益。在获得储户的存款之后,银行将这些资金投资于收益更高的金融产品,例如信贷和固定收益产品。这些收益更高的金融产品一般安全性和流动性会差一些。储户的存款对银行来说是负债,那些更高收益的金融产品对银行来说则是资产,两者之间的收益率差值就是净息差,银行的主要利润来源一般就是这个净息差。从中我们可以看出,银行部分牺牲了资产的安全性和流动性,换来了净息差,获得了利润。从古至今,无论是古代的钱庄,还是现代的银行,都是这样的模式经营。历史的经验证明这是一个有效的经营模式,但它有一个天然的缺点,就是当储户争相去取出存款的时候,银行往往无法快速的按照面值(即不发生亏损)去卖出自己手中的金融资产来筹集资金。这样一来,银行就会陷入无钱可用的局面,而这又会导致更多的人去提取存款,几乎没有哪家银行能撑过这样的困难。这里大家可能会认为假如银行保持足够的流动性,是不是就能避免挤兑?从原理上说,假如银行不拿存款去投资,或者仅投资最安全、流动性最好的资产,比如国债,银行的确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防止挤兑的发生,但这么做有一个问题,即银行会牺牲掉资产的收益率。银行运营的基本模式主要就是获取净息差,假如牺牲掉了收益率,那么净息差又从何而来呢?这时的银行有点像个存款保险箱,而非真正的银行。从这点上说,银行为了防止挤兑而大幅牺牲收益率的做法也是不可取的。银行的偿付性危机引发流动性危机,即挤兑,最终导致银行倒闭,这比较容易理解,因为这和一般的企业倒闭相差不大,都是资不抵债造成的。银行的流动性危机则有所不同,非金融企业的资产负债表经常也会有期限错配(即短贷长投)的问题,但往往不像银行这么严重。银行的经营模式意味着在极端的情况下,有时候仅仅是市场上的一些流言蜚语就会引发储户的恐慌情绪,进而发展成挤兑。没有几个银行能应对大规模的挤兑,哪怕是一些经营状况良好的银行。当一家或几家银行出现挤兑,这种恐慌的情绪会在市场上蔓延。储户不但会跑到出事的银行那里去取钱,还会开始思考一个问题,即别的银行是不是也存在类似的问题。在这种情况下,挤兑的规模就会出现指数级的上升,众多金融机构可能会无法看到明天的太阳。金融市场一片混乱,金融体系近乎瘫痪,无法再发挥为实体经济服务的功能。所以无论是偿付危机,还是流动性危机,都是银行经营中的大忌。硅谷银行倒闭的两个教训硅谷银行在严重的挤兑下倒闭了,虽然监管层迅速接管了这家银行,并为其存款提供了全额保障,但这里面仍有大量的教训可供人们反思。对于这些教训,笔者认为其中有两点非常重要。第一,金融机构需要关注宏观经济的变化。这次硅谷银行的倒闭起源于其现金储备的减少,而这与宏观经济的总体形势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实际上,硅谷银行的经营状况并不差。根据媒体报道,截至2022年12月末,在硅谷银行2120亿美元的总资产中,7%是现金,35%是净贷款,55%是固定收益证券。固定收益证券有一少部分是国债,其余大部分是各种抵押贷款证券,这些抵押贷款证券都是有政府担保的。可以说,硅谷银行持有的资产总体上是比较安全的,但宏观经济大环境的变化改变了这一切。在经过了多年的低利率和规模庞大的量化宽松政策后,美国开始出现明显的通货膨胀。通货膨胀扰乱了经济运行的秩序,美联储不得不开始连续的加息。这里补充一句,除了美联储宽松的货币政策之外,全球供应链的重组也是导致美国通胀的重要原因,这方面一个最典型的例子就是跨国公司将生产从中国移至其他国家。虽然将生产从中国移出可以避免产业过度集中于一地所带来的风险,但在当前全球范围来看,中国依然是性价比最高的生产地,将生产移出中国、转移至其他地方意味着更高的成本,而这在一段时间内必然会导致成本推动型的通货膨胀。还是回到美联储的加息上来。为了抑制通货膨胀,美联储自2022年3月以来开启了数十年来最大力度的加息进程。截至2023年3月15日,美联储已经连续加息8次,累计加息幅度达到450个基点。加息升高了资金成本,风险投资机构的融资额下滑,融资成本提高,初创企业可以获得的资金也变少了,于是大家开始更多地使用自己在银行中的存款。硅谷银行的主要客户就是这些机构。这些机构客户将自己存在硅谷银行中的资金取出,这使得硅谷银行面临了一个很大的两难困境。具体来说,加息一方面使得硅谷银行的存款减少,另一方面又导致硅谷银行的资产价值下滑。上文已经谈过了加息是怎么使得硅谷银行的存款减少的,那么加息又是如何导致硅谷银行的资产价值下滑的呢?这里涉及资本市场的运作,硅谷银行的大部分资产都是固定收益产品,当利率提高时,固定收益产品的价格一般会下滑,这导致硅谷银行在账面上出现浮亏。假如硅谷银行一直持有这些资产到期,那么这些浮亏就不会冲击其资产负债表,但存款的减少迫使硅谷银行必须筹集新的资金来因应流动性的变化。假如硅谷银行这时候不抛售手中的固定收益资产,那么其现金和现金等价物不足以应对存款的减少,银行的运转会出现问题,进而导致投资者对银行的信心出现动摇;假如硅谷银行抛售手中的固定收益资产,那么已经存在的那些浮亏就会变成实际的亏损,这同样会打击银行的资产负债表。真是前有老虎,后有群狼,处处都是凶险。面对这样的局面,硅谷银行选择了第二条路,就是抛售手中的固定收益资产来筹集资金。硅谷银行随后出售了210亿美元的证券组合,这给它带来了18亿美元的税后损失。为了弥补相关损失并让银行得以继续运行下去,硅谷银行又开始增发新股。这样的操作等于告诉市场自己出了大问题,而投资者则怀疑硅谷银行的实际情况比它公布出来的要更为严重,于是挤兑发生了,硅谷银行最终没有挺过这次的劫难。从以上描述可以看出,硅谷银行在进行风险管理的时候缺乏对宏观经济的思考,没有充分认识到加息对整个经济的影响,直到最后一刻还在手忙脚乱地应对各方的压力。假如硅谷银行早就认识到加息的意义,那么它应该更早去储备更多的现金和现金等价物,以因应存款减少的局面。说到底,硅谷银行的风险管理出了大问题,只不过这次是以对宏观经济欠缺考虑而爆发的。第二,硅谷银行应该迅速向监管机构求援。所有的银行,不论资质好坏,都可能面临挤兑的风险,但这其中的一个重要问题是假如发生了挤兑,银行将要如何应对。根据媒体报道,硅谷银行的高管层在面对流动性压力和越来越大的经营困难时并未及时向监管机构求援,他们选择了鸵鸟战术,仍然不断地对外声称银行处于健康运转的状态中。当危机最终爆发时,硅谷银行选择的是向高盛公司求援,而高盛的银行家们随后也开始劝说投资者购买硅谷银行的股票。然而,这一切都已太晚。3月8日,硅谷银行宣布了自身18亿美元的亏损。3月9日,硅谷银行遭遇挤兑,一天之内,储户就从银行中提取了420亿美元的存款。3月10日上午,硅谷银行的股票停牌。下午,联邦存款保险公司(Federal Deposit Insurance Corporation,简称FDIC)宣布接管了该银行。3月12日,美国财政部、美联储和FDIC发表联合声明,表示将全额保护硅谷银行所有储户的存款,从 3 月 13 日开始,储户将可以使用他们账户里所有的钱。因为FDIC此前仅为25万美元以内的存款提供保护,所以此声明意味着监管层将为25万美元以上的存款也提供保护,这突破了原有的制度规定。从事后的角度来看,硅谷银行应该在第一时间就向监管机构,尤其是美联储求援。以美联储为例,其作为美国的央行掌握着国家的货币发行权,理论上有无穷无尽的资源可以提供给市场中的金融机构,充当最后贷款人的角色。这方面一个经典的案例就是2008年的金融危机中,投资银行高盛和摩根士丹利转为银行控股公司的事情。作为投行的高盛和摩根士丹利过去受到的监管较少,但也不能在出现困难时像商业银行那样向美联储求援。在2008年的金融危机中,五大投行中的贝尔斯登和美林被并购,雷曼兄弟破产,剩下的高盛和摩根士丹利也处于风雨飘摇之中。转型成为银行控股公司虽然意味着它们未来将受到美联储的更多监管,但它们也将可以从美联储那里获得几乎没有限制的资源支持。很难想象,假如不是有美联储作为后盾,在那样一个极端的环境下,高盛和摩根士丹利能否生存下来,将会是一个大大的问号。不过实际上硅谷银行不向监管机构求援也有其自身的考虑。对硅谷银行,尤其是其高管层而言,向监管机构寻求帮助意味着监管机构将介入银行的具体管理之中,这时硅谷银行混乱的风险管理状况将彻底暴露。作为救援的代价,监管机构很可能会罢免硅谷银行所有的高管。从这些高管自身的利益出发,引入市场力量救援硅谷银行可能会保留自己的高官厚禄,最坏的情况就是被银行扫地出门,而引入监管机构的力量,则几乎肯定会被扫地出门。两害相权,硅谷银行的高管选择不向监管机构求援也是自然而然的选择。事后来看,硅谷银行的高管的判断完全正确,监管机构介入之后迅速罢免了硅谷银行的所有高管。硅谷银行的高管将自身利益置于银行利益之上的做法非常可恶,但并不难理解。他山之石2008年9月15日,监管机构在最后一刻选择了不救助雷曼兄弟公司。这导致这家债务规模高达6130亿美元的投资银行轰然间倒塌,成为了美国历史上最大金额的破产案。如很多人预料之内的是,雷曼兄弟公司的破产迅速引发了美国金融市场的一片混乱。各金融机构都开始怀疑自己的交易对手是否能挺过这场危机,于是纷纷开始惜贷,这导致美国的金融市场出现了冻结的现象。对监管层而言,当时是否救援雷曼兄弟公司是一个两难选择。假如选择不救,就可能引发金融危机的大规模升级,对金融市场和实体经济造成严重打击,就像人们日后看到的那样。但假如救援,这又会引发道德风险。道德风险的含义是当行为主体不必为自身的行为负完全责任时,更倾向于冒更大风险的行为。在金融市场中,道德风险是一个时时存在又必须时时提防的问题。假如说金融危机是一场急症,那么道德风险就是慢性病,都不好处理。15年前,美国的监管机构选择了克服道德风险的做法,付出的代价就是金融危机的大规模升级。或许是出于对过去做法的反思,这次监管机构在第一时间就进行了救援。但为了将道德风险控制在最低的情况下,美国监管机构在入主硅谷银行后迅速罢免了银行所有的高管,并声明股东和某些无担保债务人的权益将不受保护。这意味着硅谷银行的股东、高管和部分无担保债务者的利益将被抛弃。这在很大程度上控制了道德风险的范围和程度,从这个意义上说,监管机构在本次危机中采取了一个折中的态度。一方面救援硅谷银行,尤其是救援了储户,防止了金融恐慌情绪的蔓延。另一方面则清洗了对此次危机负最大责任的相关利益方,这为日后处理相关金融事故树立了一个可借鉴的典范。行文至此,笔者想起了当年中国对四大行不良资产的处理过程。在1990年代,由于宏观经济形势和银行自身治理模式等方面的问题,中国的四大商业银行出现了巨额亏损。按照当时官方的说法是四大行不良资产占总资产的比例高达25%,市场的观点则是按照国际标准,四大行的不良资产占总资产的比例已高达45%。无论是25%,还是45%,在市场经济中,这样的银行早就遭遇挤兑和倒闭了。然而,四大行当时并未遭到挤兑,也没有破产清算,老百姓对自己存在四大行的存款没有安全方面的担忧。这其中最大的原因在于四大行是国有企业,其背后是政府的信用,只要中国政府不出问题,那么四大行就不会出问题。这种政府保护很好地避免了中国当时出现金融危机的风险,但这也造成了一定的道德风险。现在四大行都上市了,不再是全资的国有企业,假如政府要再度完全救助四大行,就属于拿着纳税人的钱去救援银行的股东和高管,这在道理上是讲不通的。参照这次美国处理硅谷银行的做法,中国未来遇到类似情况也可以采用某种类似的折中的办法。一方面保护储户的利益,减少金融恐慌,另一方面则要处理银行的高管层和股东。他山之石,可以攻玉。银行是金融体系的核心,而金融体系又是现代经济的核心。只有金融搞好了,经济才能搞好,但由于种种原因,金融又是一个非常难搞好的领域。风险和收益是考核金融机构运作能力的两大关键指标,偏废任意一点都会降低金融机构的效率。说到底,以银行为代表的金融机构在本质上就是一个风险管理的机器,它要追求风险与收益的平衡,要在控制好风险的前提下尽可能追求高回报。这不是一个容易的事情,但这也是中国经济要获得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从这一点来说,硅谷银行的破产给中国银行业带来了许多重要的启示,值得我们去深思。文中图片来自图虫创意,转载需获授权。end相关阅读中国经济正在全面回暖,长期结构性问题亦不容忽视提振消费,这一关键因素不可忽略从长周期,看中国经济再崛起路径原标题:《48小时闪崩,硅谷银行破产的原因、教训与启示》阅读原文特别声明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1收藏我要举报查看更多查看更多开始答题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Android版iPhone版iPad版关于澎湃加入澎湃联系我们广告合作法律声明隐私政策澎湃矩阵澎湃新闻微博澎湃新闻公众号澎湃新闻抖音号IP SHANGHAISIXTH TONE新闻报料报料热线: 021-962866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沪ICP备14003370号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

“全美最佳银行”硅谷银行破产始末_腾讯新闻

“全美最佳银行”硅谷银行破产始末_腾讯新闻

“全美最佳银行”硅谷银行破产始末

2023年3月7日,硅谷银行(Silicon Valley Bank)宣布很荣幸连续5年被福布斯杂志评为美国最佳银行。3天之后,一直以“全球唯一致力于创新领域银行”自称的硅谷银行,却因资不抵债在48小时内倒闭,成为自2008年金融海啸以来美国最大的银行倒闭事件。

一家40年历史、2000亿美元资产的银行,距离关门只需要两天时间。如此戏剧性的一幕,在过去一周,以席卷之势登上了全球各大媒体头条。就在硅谷银行倒闭以后,位于纽约州的美国签名银行(Signature Bank)也被监管部门宣告关闭,此前还有一家加密货币银行——银门银行(Silvergate Bank)在3月8日宣布倒闭。也就是说,短短5天之内,三家美国银行接连倒闭了!

尽管美国政府迅速采取行动,推出一系列补救措施稳定人心,防止“多米诺效应”冲垮金融业乃至波及整个经济。但市场恐慌情绪仍在蔓延,挤兑还在继续,由硅谷银行倒闭引发的美国金融系统“余震”还远远没有结束。

为何骤然倒闭?

硅谷银行(SVB)是一家位于美国加州硅谷地区的银行,其鲜明的特色就是服务初创科技企业。按照银行业内人士的说法,硅谷银行的破产是一种必然。

上图:硅谷银行。

追溯硅谷银行破产的源头,可以从2020年说起。

当时全球正在经历新冠疫情的大流行,到了2020年下半年,全球经济开始逐步复苏,美联储维持零利率的承诺持续进行,并进行量化宽松政策。科技初创企业开始获得大量的融资和投资,导致他们手中持有大量现金和存款。这些现金和存款大量流入了硅谷银行,使得它的存款规模从2020年6月的760亿美元快速上升到约2000亿美元,增长近2倍。

为了使得存款产生收益,硅谷银行选择将大量的现金投资于购买美国国债和抵押贷款支持证券(MBS)。按照一般规律,美国国债和MBS这类资产只要持有到期,基本稳赚不赔。从硅谷银行的财报数据可以看出,2020年中至2021年末,硅谷银行增持了120亿美元的美国国债和约800亿美元的MBS。这几乎等同于将2020-2021年新增流入的超过1100亿存款中的70%配置在了MBS上。

债券的利息和时间相关,2年期的利息一定比1年期高,5年期一定比3年期高。硅谷银行买了很多长期债券,在普通的年份下,硅谷银行的逻辑操作没有任何问题。但对于一家以贷款为主营业务的商业银行而言,这样的选择在面临快速加息时会遭遇极大的风险。

没想到,从2021年开始,美国进入“暴力”加息周期,加息的速度和加息的百分比都超出了市场的预期,当下美联储市场利率已达5.2%。这就使得持有美国国债、政府支持机构债券、MBS等各类美元计价债券的金融机构出现了大量的浮亏,而硅谷银行由于债券持有量在总资产中占比较大,浮亏尤为突出——这意味着硅谷银行此前投资债券获得的1.6%收益非但无法覆盖资金成本,银行自身还要倒贴3.6%给储户,才能对应当下的存款利率。

问题这样就出现了。一方面,当市场最新发行的产品收益普遍高于硅谷银行以前承诺给客户的收益时,客户就会着急把存款拿出来,做个转移。另外一方面,受经济不景气等因素影响,一些储户公司融资变得困难,向银行取款的需求加大,而银行吸收存款变得艰难。

3月8日,硅谷银行母公司——硅谷银行金融集团(SVB Financial)突然宣布了三件事情:低价出售价值 210 亿美元的可变现资产(亏损18亿美元),发行可转债筹借 150 亿美元资金,以及紧急发售新股筹资22.5亿美元。同时宣布三大举措,明确无误指向了同一个信号:硅谷银行已经出现了严重的现金危机。前一天刚刚被加密货币金融机构银门银行破产搞得惊魂未定的投资者们决定立即开始抛售硅谷银行股份,该股股价当天就暴跌了 60%。

比股价暴跌更可怕的是恐慌,担心自己存款安全的科技公司们开始疯狂转走自己存在硅谷银行的存款。尽管硅谷银行 CEO 格雷格·贝克尔(Greg Becker)在3月9日晚上紧急召开电话会议,呼吁硅谷创投圈保持冷静,与硅谷银行这家长期金融合作伙伴同舟共济。

然而,并没有多少人相信贝克尔的话。仅仅一天时间,挤兑浪潮就彻底压垮了硅谷银行。单是3月9日一天硅谷银行的客户提现要求就高达 420 亿美元,相当于银行总存款的四分之一。到了当天晚间,硅谷银行的现金结余已经变成了负 10 亿美元,已经无法满足在美联储的应付款项。这意味着硅谷银行已经无法运营了。

到了3月10日,硅谷银行股价又暴跌了 68%,此前还高达267美元的股票现在还不到35美元。根本承受不了如此大规模的赎回和挤兑的硅谷银行在公告出售债券48小时后,宣告破产。美国联邦存款保险公司发表声明,美国加州金融保护和创新部当日宣布关闭硅谷银行,并任命该公司为破产管理人。

“用别人存在自己手里的钱进行投资,遭遇亏损,又遇到存款人‘催债’,最终没钱偿还。”正策律师事务所董毅智律师这样形象地比喻硅谷银行倒闭过程。总体来说,其破产是由自身资产错配这一内因和美联储加息等外因共同导致的。

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硅谷银行的产生与硅谷独特的金融生态息息相关。20世纪50年代,美国被大公司、大工会、大政府所主导。一批金融体制内精英对东部大金融机构主导的保守投资哲学不满,他们来到西海岸并在硅谷投资一些从大公司出走另立门户的科技人士,开创风投与科创企业共生共荣的生态。

在创业与投资的浪潮中,硅谷银行的创始人们发现了市场机遇。尽管诸多创业公司急需资金使科技发明或商业创意从想象成为现实,但是传统商业银行很难探明新兴科技公司的发展前景,再加上早期可抵押的固定资产不多,创业公司很难从传统银行中获得贷款。市场上急需一家能理解科技公司发展逻辑的专业性商业银行,来帮助创业企业成长,填补市场的空白。

两位来自富国银行的银行家罗杰·史密斯(Roger Smith)和比尔·比格斯塔夫(Bill Biggerstaff),与一位斯坦福大学教授罗伯特·梅德亚里斯(Robert Medearis)发现了这一蓝海,于1982年4月23日注册成立硅谷银行。1983年,银行在圣荷西开设了第一间办公室。此后,硅谷银行逐渐从硅谷周围开始扩张,并在全美各地开设办事处。 相比提供金融服务,硅谷银行最出色的是善于构建关系网络,特别是围绕风险投资公司建立关系打造圈子。

2000年初开始的科技企业泡沫,不仅没有让硅谷银行倒下,它反而利用危机时期科创圈所面临的集体困境与风险投资人建立起坚实的伙伴关系,并逐渐形成一个将硅谷关联在一起的生态圈,这个圈子生态为硅谷银行日后迅速扩张奠定基础。

汉能投资集团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陈宏在《亮见》节目中指出,汉能一直和硅谷银行有着非常多的合作。在他眼中,硅谷银行实际上是很多银行的集合,它的主要精力是帮助特定的组群和风险投资公司,它的服务的周到性和可提供的服务是其他银行很难做到的。

“举个例子,以红杉为例,它是非常著名的VC(风险投资),无论在中国还是在美国都非常著名。假如红杉给了一家企业400万美元的投资意向函,硅谷银行马上就会将100万贷款钱到账,他们相信红杉的投资决策。但如果你把这个给更大的银行,他们可能不清楚红杉的业务。”

其次,硅谷银行花费大量的时间和VC建立个人关系,而VC非常熟悉硅谷各方面的情况。因此,硅谷银行可以对企业进行各种验证。例如,如果企业需要投资或贷款,硅谷银行可以迅速与对方的负责人联系。“硅谷银行有40年的历史,有自己很好的方法论,可以判断哪个阶段进入市场最优,哪个企业是好企业还是坏企业。这不是基于企业的固定资产价值进行判断的,而是基于很复杂的模型。因此,硅谷银行可以对企业进行理性科学的判断。贷款后,硅谷银行一般还会获得购买未来股票的权利。例如,如果硅谷银行借了100万美元,他们可以获得未来股票的50%购买权。当公司上市时,硅谷银行就会赚很多钱。”

在陈宏看来,硅谷银行非常独特,一般的银行很难与之竞争。“他们不仅提供银行服务,让初创企业起步,他们还会给很多建议,帮助创业者与投资者建立联系,与服务提供商建立联系。他们以独特的方式借出资金,伴随他们走向国际,走向上市。”

简而言之,硅谷银行拥有一套适用于各类高科技企业的评估体系,与传统银行评估抵押物价值不同,硅谷银行依靠这套体系评估高科技企业的技术水平及其未来成长性,以此作为审批贷款的判断标准,并形成了近似于风险投资的风险贷款。

同时,硅谷银行也会用一部分自有资本买入科创公司的少部分股权,以期未来获得投资收益。

凭借这一特色,硅谷银行积累起了日后40年中稳固不破的以科创公司为主的客户结构,并围绕科创圈衍生出了财富管理、财务顾问等多项金融服务,又借助自身优势,嫁接起科创公司和风投机构之间的桥梁。

这将硅谷银行与美国乃至世界多地的高科技公司深度捆绑在一起,并在日后2009—2018年美股长达10年的科技牛市中一同分食这场盛宴的蛋糕——那些在创业初期拿到硅谷银行资金、享受硅谷银行资源便利的客户,日后也多选择把融资得到的现金存在硅谷银行,成为储户。

但,成也萧何败也萧何。由于硅谷银行客户单一且高度依赖圈子生态,因此当硅谷银行开始经历加息的逆风环境时,挤兑只是时间问题。正如一位该行高管所言,“我们业务模式面临的最大风险之一,是迎合一群关系非常紧密、表现出羊群效应的投资者”。

硅谷银行惊人崛起的核心秘密,最后也正是导致它迅速崩盘的根本原因,实在是够讽刺的。

上图:2023年3月15日,美国华盛顿,参议院多数党领袖,民主党议员查克·舒默在国会大厦谈美国银行系统。3月10日,美国硅谷银行倒闭,金融监管机构担心硅谷银行引发的风险会蔓延到更多金融机构。

硅谷银行的下一站

3月11日,创业孵化器Y Combinator向美国财政部长耶伦和其他监管机构发布了一份由数百名创始人和首席执行官签署的请愿书,要求“救济和关注在硅谷银行存款的小企业、初创企业及其员工”。

风投公司General Catalyst首席执行官(CEO)赫曼特·塔内加(Hemant Taneja)也在同一天发表声明,称“过去48小时内发生的事件令人深感失望和关切”,呼吁减少此次事件的影响,避免科技行业陷入更糟境地。包括红杉资本在内的约125家风投机构签署了上述声明。

3月13日,美国财政部、美联储、美国联邦存款保险公司(FDIC)及时出手平息硅谷银行破产风波。三方发表联合声明,正采取行动防止美国银行业危机蔓延,硅谷银行储户可于3月13日取出所有资金,与硅谷银行破产有关的任何损失都不会由纳税人承担。在2008年爆发的金融危机期间,FDIC将存款受保上限从10万美元提高到25万美元,这次硅谷银行的解决方案显然超出了“存款25万美元”限额,给不少存款人吃了定心丸。

与此同时,为保护美国储户资金安全,美联储宣布将通过创建新的银行期限资金计划(BTFP),向银行、储蓄协会、信用合作社和其他合格的存款机构提供最长一年的贷款,以美国国债、机构债务和抵押贷款支持证券以及其他合格资产为抵押。这些资产将按面值计价。美联储表示,BTFP将成为高质量证券的额外流动性来源,消除了机构在压力时期迅速出售这些证券的需要。

破产的硅谷银行得到了联邦存款保险公司的保护,让美国中等规模银行联盟(MSBCA)也坐不住了。3月19日,MSBCA致函联邦存款保险公司,要求为所有存款提供未来两年的保险。信函认为,如果FDIC拓宽存款保险的承保范围,将立即让小型银行面临的挤兑潮戛然而止、稳定美国的银行业并极大程度地降低发生更多银行倒闭的可能性。

董毅智律师指出,美国中小银行逼宫联邦存款保险,实际上是让纳税人为银行过往高风险经营买单。在董毅智看来,硅谷银行破产危机,特朗普也出力不少。从金融监管立法维度来看,硅谷银行虽然名字都叫银行,但与多元化经营的大型银行不同,硅谷银行并没有大量的零售用户基础,经营的业务也偏向于高风险创投企业。“特朗普当选后就急急忙忙放松监管,在2018年修订多德-弗兰克法案时,将系统重要性银行的资产认定标准从500亿美元提高至2500亿美元,不仅放宽了硅谷银行的现金储备要求,同时也不强制要求该行每年都参与美联储的压力测试。该法案也免除资产规模小于100亿美元的银行适用沃尔克规则,然后因此受益的银行成了本次危机的重灾区。”

最值得一提的是,极力推动这一法案的硅谷银行CEO贝克尔,在硅谷银行破产前的11天前,以360万美元(约合2468万元人民币)的价格出售了12451股股票,平均价格为每股287.42美元,CFO、CMO也分别套现跑路,只留下了硅谷创业者们徒悲伤。

董毅智律师说,美国和中国搞脱钩,导致高通胀成为美国最大的经济问题,美联储只有通过提高资金价格成本,面向全世界范围,来维持收割力度。这实际上也是在透支美元的信用。由于美元是全球硬通货,美国拥有印钞优势,如果美联储无节制地印钞,会对持有美债的国家组织和个人造成直接损失,他们相当于间接承担了救助美国储户的成本。最终,全世界都要为美元买单,而最受伤的可能是欧洲和日韩。记者|陈冰

美国财长:硅谷银行破产主因在于美联储加息-新华网

美国财长:硅谷银行破产主因在于美联储加息-新华网

新华网 > > 正文

2023 03/ 13 17:00:42

来源:新华网

美国财长:硅谷银行破产主因在于美联储加息

字体:

分享到:

美国财长:硅谷银行破产主因在于美联储加息

2023-03-13 17:00:42

来源:

新华网

  新华社北京3月13日电 美国财政部长珍妮特·耶伦12日说,美国硅谷银行破产关闭,其核心问题在于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持续上调利率,而非技术企业问题。她说,美国政府不会对硅谷银行实施救助。

一年来加息八次

  耶伦当天接受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面向全国》节目采访时说,硅谷银行的问题显示,由于美方处于更高的利率环境,银行所持债券等金融资产市价不断下跌,因而“这家银行问题的核心不是技术行业的问题”。

  3月7日,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主席鲍威尔在华盛顿的美国国会出席听证会。新华社发(亚伦摄)

  过去一年,美联储已连续八次加息,联邦基金利率目标区间已升到4.5%至4.75%之间。

  硅谷银行总部位于加利福尼亚州圣克拉拉,主要服务于初创企业,业务集中在科技、风险投资等领域,相对传统银行更少依赖个人储户存款。美联储激进加息,导致债券价格下跌,商业银行存款流失过快、融资成本增加,加之近期技术产业大幅裁员、风险投资减少,初创企业纷纷提走存款,硅谷银行陷入困境。

  本月8日,硅谷银行母公司硅谷银行金融集团出售约210亿美元的证券组合资产,因此亏损约18亿美元。此后,这家银行尝试出售总额达22.5亿美元股票融资,导致其股价9日暴跌超过60%,10日被迫停止交易。

  这是3月10日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圣克拉拉市拍摄的硅谷银行总部入口。新华社发(李建国摄)

  加州金融保护和创新局10日以硅谷银行流动性和清偿能力不足为由宣布依法接管,并指派美国联邦储蓄保险公司清算管理。

  硅谷银行被关闭成为2008年9月以来美国最大的银行关闭事件,引发市场担忧。业界担心,恐慌情绪蔓延引发针对美国其他金融机构的挤兑风暴。美国财政部、美联储和联邦储蓄保险公司于12日宣布采取行动,为硅谷银行储户存款托底,所有储户13日起都将取得全部存款,包括存款额超过25万美元的客户。

  而在此之前,负责硅谷银行清算管理的联邦储蓄保险公司表示,硅谷银行总行和所有分行13日重新营业,所有受保储户最迟当天上午可取回受保存款。根据标准,每名有存款保险的银行储户最高承保额为25万美元,而硅谷银行大批储户存款额高于这一数字。

  这是1月20日在美国首都华盛顿拍摄的财政部大楼。(新华社记者刘杰摄)

收购或是最佳选择

  在硅谷银行破产背景下,美联储12日公布一项新的银行定期融资计划,准许银行、储蓄协会、信用合作社和其他符合条件的储蓄机构通过抵押美国国债、机构债务等合格资产来获取最长为期一年的贷款,以避免储蓄机构在面临压力时快速出售这些资产。

  按照美联储在相关声明中所述,美国财政部将从一项基金中划拨250亿美元资金支持上述融资计划。

  过去几天,服务于技术企业的美国多家银行,包括第一共和银行、太平洋西部银行股价均暴跌。

  这是2022年1月18日在美国纽约证券交易所外拍摄的华尔街路牌。新华社发(郭克摄)

  加州州长加文·纽瑟姆说,当前目标是“尽快稳住局势,保护就业、民众生活以及整个创新生态系统,这是我们经济的支柱”。

  美国国会共和党籍众议长凯文·麦卡锡接受福克斯新闻频道《周日早间期货》栏目采访时表示,希望硅谷银行能被收购。“我认为,这将是向前推进、给市场降温、让民众知悉我们能以正确方式向前推进的最好结果。”

  民主党籍参议员马克·华纳接受美国广播公司新闻节目《本周》采访时说,他担心硅谷银行破产会让储户将存款从地方性银行转存至更大金融机构。华纳同样认为,收购是最佳措施。(李富玉)

【纠错】

【责任编辑:张旭烨 张若晨

阅读下一篇:

深度观察

新华全媒头条丨不断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变成现实

新华视点丨“民事直说”解民忧办实事

新华全媒+丨1个人,30年,10万棵

追光丨一起寻找赛场中的绿色

新华全媒+丨黑龙江:棚室经济“春意盎然”

新华每日电讯丨“麦痴”五十年的“加减乘除”

新华全媒+丨超级杂交稻蒙自基地育秧忙

全球连线丨丝路古道文旅回暖

“愚公”父子和一座山的故事

融媒集萃

中国“汽车城”克服疫情冲击抢占发展先机

卫星影像:2022,变局中的世界

2022,敬平凡又不凡的每一天

010020030300000000000000011100001211737492